高价“代祭祀”?别迷失在“仪式”上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高价“代祭祀”?别迷失在“仪式”上

来源9span>时刻新闻
2022-03-26 10:00

  原标题:高价“代祭祀”?别迷失在“仪式”上

  近年来,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部分逝者亲属不能亲自到场为亲人祭扫,形形色色的代祭祀“业务”应运而生。但私人代祭祀,门槛低差价大利润高,交易过程中还存在随意要价、诚信欠奉等行为,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3?5 澎湃新闻(/P>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代祭祀”者报价随意,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甚至有人收费不菲办事却不力,通过微信转播祭祀视频来欺骗消费者,将消费者当成“韭菜”痛宰、/P>

  显然,市场监管部门应该予以关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至于消费者自身,也应该提升维权意识,在遭遇欺诈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有关部门和消费者要联合起来,不能纵容诈骗分子借“代祭祀”之名进行网络诈骗、/P>

  另外,在笔者看来,消费者也有必要审视:“代祭祀”真的有必要吗?

  “代祭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代买鲜花、水果等祭品并送至墓前、代磕头、代倒酒、代聊天、通过视频直播使消费者面对亲人倾诉,甚至还有代嚎哭业务、/P>

  逝者已逝,祭扫是生者对逝者表示思念的一种方式。自己无法到场,雇人买鲜花、水果等祭品并送至墓前,尚且说得过去;可磕头、聊天甚至是哭泣,也让人代办,处处透露出不合时宜的滑稽,让本该饱含真情的祭祀,变成了一场浮夸的“表演”

  其实,思念的传达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祭扫者完全可以在家中完成祭扫活动,并不一定要到达现场,更不用雇人代磕头、代哭。“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祭祀应该讲求情真意切,不能舍本逐末,切忌迷失在“仪式”上,乃至成为形式主义刀下的“韭菜”。(张晨曦)

责任编辑9span>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