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劳动者权益谁来守护? - 理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超龄劳动者权益谁来守护?

来源9span>法制网公众号
2022-03-25 11:02

  原标题:超龄劳动者权益谁来守护?

  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 舆论呼吁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P>

  近日,《工人日报》报道称,我国上海、天津、深圳等多地陆续发文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超龄农民工将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施工作业,相关报道引发舆论对超龄劳动者,尤其是超龄农民工群体的关注。由于“超龄劳动者”是已超过退休年龄而仍在从事劳务工作的人,该群体目前处于法律保障模糊地带,舆论呼吁完善相关制度并妥善执行,在考虑超龄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同时,切实保障其权益、/P>

  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出台清退超龄农民工的规定,以保护该群体的人身安全、/P>

  《工人日报》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天津、湖北等地先后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主要包括“禁?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禁?5周岁以上男性?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等内容。光明网评论认为,建筑工地是超龄人员安全事故高发地,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规范用工年龄的初衷是保护超龄农民工群体的安全,既是对高龄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安全生产所需、/P>

  不过,舆论认为相关规定可能与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产生冲突,且该群体权益保障仍相对薄弱、/P>

  首先,保护超龄农民工群体安全的初衷与该群体的养老负担存在冲突。央广网评论指出,超龄农民工若被工地清退可能难以谋生,而返乡又将面临就业与收入的困境,且养老保险跨省接续也存在困难。换言之,高龄加剧了该群体的再就业难度,若缺乏配套措施予以兜底,相关规定或使得超龄农民工面临新的生存困境、/P>

  其次,强行清退超龄劳动者可能与老龄化社会人力资源短缺不相匹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认为,目前我国低技能层次的基础劳动力不足,超龄劳动者尤其是超龄农民工的增加,既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也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压力。如果规范用工年龄过分严格,则可能导致行业劳动力供给短缺,增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招工压力、/P>

  最后,超龄劳动者法律保障仍然相对薄弱。《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文章指出,尽管各地规范用工年龄对超龄劳动者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从实践来看,超龄劳动者在用工法律层面并非劳动关系,也不同于标准的劳务关系,处于用工法律层面的模糊状态,该群体的生命安全和相关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网调查显示,很多高龄农民工由于缴费年限不足而无法享受退休待遇,且部分企业在农民工快到退休年龄时,采取调离到偏远地区岗位等手段,“逼”农民工离职,从而逃避应尽义务、/P>

  舆论呼吁关注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相关制度并妥善执行、/P>

  一是健全超龄用工关系相关法律制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崔艳认为,尽管当前超龄用工关系仍缺乏统一的认定关系,但鉴于超龄劳动者在现实职场的客观存在,司法实践应对该群体权益保障展开探索。建议在人社、法院等不同部门间统一超龄用工关系的认定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超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权益保障加以规范,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予以明确。此外,可借鉴日本、芬兰等国家的成熟立法经验,根据社会经济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情况研究立法以禁止就业年龄歧视,为高龄劳动者提供再就业保障、/P>

  二是执法司法层面精细跟进,防止用人单位对超龄人员“一退了之”。光明网评论称,各地规范用工年龄并非“一刀切”地禁止超龄人员进入工地,这意味着超龄劳动者仍可选择从事工地上的辅助性岗位,相关部门应做好接续工作。红星新闻报道称,各地执法部门应当全程精细跟进,做好甄别监督,防止施工方以清退令为由损害超龄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P>

  三是探索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丁大建认为,超龄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亟待法律制度加以保障。我国在短期内可依法采用柔性政策,动态调控用工安全。长期来看,应试点并梳理各地已有实践经验,适当扩大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开展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试行参保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困难农民工群体的兜底性保障制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建议,应在国家层面出台《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在全国推广将超龄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做法,使超龄劳动者更好发挥余热。(尹若蓝)

责任编辑9span>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