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丨专创融合,让大学生懂专业懂行业更懂创业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中工网评丨专创融合,让大学生懂专业懂行业更懂创业

来源9span>中工罐/span>
2024-06-17 15:03

中工网评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

??3日《科技日报》报道,近年来,天津市探索出推动专创融合多元实践、围绕产业深化课程改革、以赛促评提升育人质量等新路径,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双提升。日前举行的“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成果展暨第七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与成果展洽交流会,正是天津市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下简称专创融合)的一个缩影、/p>

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催生了诸多就业创业机会,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更具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专创融合育人模式顺势而出。这一模式旨在培养大学生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学以致用,将技术创新有效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把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换言之,在专创融合育人模式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精进技能本领,还能在实践中学习项目管理、市场分析等实践技能,以此不断深化对行业的理解,提升创业实战能力。除了日常的课程学习和项目实践,学科竞赛也是专创融合育人模式的关键环节。就像上述挑战赛的举办,大学生在体验从创意萌芽到产品成型的全过程的同时,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得到增强,创业创新潜能得到了进一步激发、/p>

近年来,专创融合育人模式得到了全国越来越多高校的支持和重视,而且已经在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高校开设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将创业项目融入日常专业课程中;有的高校向全社会各个行业征集创业导师,以实战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有的高校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投入创业“实战”提供平台……不难看出,无论哪一种路径,都在努力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创业创新能力的增强,让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贴合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p>

除了这些成绩,我们也要看到,部分高校专创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有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存在“两张皮”现象,在专业课程中并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理念与精神;有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传授过程中,不重视既有学科与创新创业思维之间的联系,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有的高校以“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替代“创新创业教育”,忽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本真功能的发挥,等等、/p>

期待各高校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通过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强化师资团队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专创融合教育模式迈向新高度,进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懂专业懂行业更懂创业的人才、/p>

责任编辑9span>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