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丨“带妈妈上班”不可复制,谁来分担照护失智老人之重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带妈妈上班”不可复制,谁来分担照护失智老人之重>/h1>
来源9span>中工罐/span>
2024-06-05 07:48

e网评

龚先甞/p>

45岁的中学老师孙元金,是山东济南一中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他都要带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妈妈一起上班、/p>

17174970809391353_1212x848

(图 央视新闻(/span>

据《北青深一度》报道,此前,孙元金也想过种种办法,将母亲独自留在家中、请保姆、送去康养中心、送到养老院等,但最终因种种现实考量而放弃。万般无奈之下,他向校长提出带着母亲上班,万幸,校长同意了、/p>

但孙老师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后面的路怎么走,他深深忧虑、/p>

“他的单位能允许他带妈妈去上班,其他公司不会同意的。“/p>

?0后?0后、甚至是一大部?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未来照顾家里的老人,就是一个大难题。“/strong>

不少网友的点评透出对未来的担忧、/strong>

而孙元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和他一样身陷养老困局的还有北京大学胡泳教授。今年初,胡教授的一篇《当一位北大教授成 24 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刷屏,文中历数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重度患者的艰辛和不易、/p>

据?02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及防控策略》发布的数据,我国现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近1000万人,如果再加上路易体痴呆、额颞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群体,失智老人的数量至少上千万了、/p>

17174971271621926_554x395

(图 新华社)

失智老人因为认知能力的退化,重度患者在进食、睡觉、大小便等基本生活能力上都存在严重障碍,走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常常令照护者身心俱疲、/p>

方案一,在家看护,需要陪护?4小时的照顾,目前一些社区每周几次、每次几小时的上门服务远不能满足老人及家庭需求。那么,请保姆照顾,很多家庭在亲历伺候患者的吃喝拉撒后,深知这项工作之难,实难相信保姆能通过人性考验、给老人提供周全的看护、/p>

方案二,送到养老院,因为阿尔茨海默症等这类患者的特殊性,养老院的收费相比普通老人的收费要贵,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而且,养老院出于对失智老人安全的考虑,对老人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都有所限制,一些家属不忍老人经受“特殊待遇”、/p>

种种因素和压力之下,失智老人大多只能由家人照顾,这也是近年来相关报道不时进入公众视野的原因。而在报道中,照护者无一例外“坐困愁城”,难以承担看护之重、/p>

17174971678741619_396x254

(图 新华社)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失智失能老人的看护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将家庭成员从沉重的照顾工作中解脱出来,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strong>

不管是一些地方推出的日间照料中心、康养中心,还是养老院,或许都需要探索出对失智失能老人的特殊看护方式、/p>

此外,从2016?月开始,人社部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护险)试点,对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予以补贴,能帮失智失能老人及家庭减轻一定经济负担。但各地情况不一,失智失能老人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长护险是以现金的形式补贴给照护者,还是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出现,都需要各地不断探索和完善、/p>

银发浪潮之下,如何应对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关系到相关家庭的幸福。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我们可以看到各方都在努力、/p>

我们期待老有所养,我们同样期待,照护老人的人也可以被社会的支持体系温柔以待、/strong>

责任编辑9span>张苇柟/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