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班长”完成百余项创新 - 人物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经历4次冷轧机更新换代的牛国栋,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h1>

20年“老班长”完成百余项创新

来源9span>中工?工人日报
2023-09-23 07:25

原标题:经历4次冷轧机更新换代的牛国栋,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引题(/p>

20年“老班长”完成百余项创新(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nbsp;刘建 李彦斋/p>

阅读提示

牛国栋说:“要在新时代争做最好的工人。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干出成绩。“/span>

多年来,牛国栋的微信朋友圈很安静,最近的更新还停留在3年前,总共也就4条信息、/p>

在线上极为“低调”的牛国栋,却在线下异常“高调”——这些年来,他应邀到工厂、学校、社区等地宣?00多场,他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p>

今年48岁的牛国栋干?0年的轧钢“老班长”,始终坚守在太钢不锈冷轧厂冷连轧作业区。依托牛国栋创新工作室平台,他带领团队总结推广操作?5项,完成创新项目151项,累计创效上亿元、/p>

谈到这些成绩,牛国栋说:“要在新时代争做最好的工人。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干出成绩。“/p>

每次启用新设备都是超趉/strong>

牛国栋很“牛”,相伴多年的工友都说他身上有一股“牛”劲,徒弟眼中他是“大牛”师傅、/p>

徒弟张良进厂前,就听说了“大牛”师傅。张良进厂不久,厂里“上新”了。面对无人干过、全球领先的冷连轧集成工艺技术,又是“大牛”师傅主动请缨,带着“小跟班”徒弟,天天拿着图纸钻在轧机里面,熟悉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后来徒弟负责管理这条连轧线、/p>

工作至今,牛国栋经历?次冷轧机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意味着要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工艺技术。由于太钢的不锈冷轧工艺技术全球领先,生产新品种往往没有可借鉴经验,“每次新设备的启用都是挑战和超越。“/p>

从国外引进新的设备,外方专家在演示时总是留着一手,连输入关键参数,都躲着中方技术员。这可把牛国栋愁坏了。下班后,他一遍遍回顾操作手法,没日没夜在厂里埋头调试数据、/p>

有一次操作新设备时,外国专家有意催牛国栋加速,牛国栋却放慢速度,扭头看了一眼说:“一个好的轧钢工人要像好司机一样,知道什么时候刹车,而不是一味加速。”亮底气的一句话,反而赢得了外方专家的尊重,不在他面前再摆“高姿态”、/p>

近年来,冷连轧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陆续上岗?0多个机器人,有徒弟担心未来会被替代。“大牛”师傅觉得这个“疙瘩”得解开,“把工人从重复、繁重、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力,有啥不好。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探索创新先进操作法,让机器人有样学样。”去年,拆除重钢卷包装条的机器人罢了工。牛国栋带领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上百次实验验证,重新让机器人适应了作业环境、/p>

“好钢”非一日炼戏/strong>

牛国栋的“牛劲”,还在于自己做出的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他中专毕业时,遇到个好机会,到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上学,这样有望进机关工作。可他偏要留在生产一线,“学了轧钢,还没真练,怎能放弃?“/p>

当时,牛国栋书读了不少,但动手能力不行。老师傅见他干活儿,一脸嫌弃。“不想被瞧不起,也不想‘差不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牛国栋把书“啃”了一本又一本,师傅们被请教得“不耐烦”,下班后在工作现场揣摩起来就是两三个小时……不久,牛国栋就成了班组的技术能手,在太钢集团技术比武中两届蝉联冠军、/p>

10年前,太钢引进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填补国内空白的宽幅光亮板生产线。由于自主核心技术跟不上,以致起初操作时问题不断。关键时刻,牛国栋主动请缨担任了宽幅轧机大班长,开始对设备进行调试、/p>

不到一个月,牛国栋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一次过钢成功,试生?5天后即开始正式投产,创造了单机架轧机调试时间最短、投产最早、产品质量起点最高纪录、/p>

BA板是不锈钢产品中的高端产品,被称作不锈钢中的工艺品,对尺寸和光洁度要求非常高,市场上论米卖,价格不菲。但BA板生产命中率低,要进军高端市场必须先突破这一障碍、/p>

为此,牛国栋多次去优秀企业学习,同下工序的纵切和检验工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经过不断地探索、试验、总结,牛国栋创新操作法,被推广普及后很快收到实效,仅半年便创?50万元、/p>

多年来,牛国栋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也把自己锤炼成了一块“好钢”、/p>

创新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创新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改变一点点。”在牛国栋创新工作室,墙上醒目地写着这支团队的座右铭、/p>

牛国栋深知,搞技术创新,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011年,牛国栋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他带领团队攻难关,解难题,开展“一月一课题,一月一攻关,一月一总结”活动,优化轧制工艺、创新操作方法。究竟什么是创新,怎么去创新?“大牛”师傅也有心得、/p>

他常举一个例子,有一年冬天,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带着棉手套,却熟练地划拉着手机屏幕。他再仔细瞧,原来棉手套掏了个洞,能露出手指头、/p>

“创新不分大小,优于以往、解决问题都是创新。”牛国栋又举例说,“以前,我们往产品上贴的是大标签,不干胶粘到不锈钢卷上清理不下来,现在把标签缩小了,可以直接粘到钢卷的绷带上。小小标签的创新,为客户省了麻烦,为企业降低了成本。这种小小的创新,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p>

“我们作业班,能将一?毫米厚的钢板,经?道工?3个道次,擀面似的擀?.25毫米厚的带钢。而太钢‘手撕钢’团队经历了700多次失败后,相继研发?.02毫米?.015毫米‘手撕钢’,把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牛国栋说、/p>

每每说起班组的创新故事,牛国栋一脸自豪,经过创新工作室这座“熔炉”锻造,一大批普通轧钢工人成长为技术能手。仅他一人就为厂里培养出5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和50名高级轧钢工、/p>

“其实,每个人都是光。只要能够在岗位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就能够照亮周围的人。”牛国栋如是说、/p>

责任编辑9span>于小舑/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