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北京劳模 | 于松伟:地铁“进化 - 人物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北京劳模 | 于松伟:地铁“进化“/h1>

来源9span>北京日报
2019-05-01 07:22

于松伞br/>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琅/span>

北京市劳动模茂/span>

于松伟,的确与地铁有缘、/p>

1965年,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北京地?号线开建,于松伟出生;1987年,北京地铁2号线正式成环,于松伟大学毕业,进入地铁设计行业。此后三十余年,这位54岁的中国地铁“同龄人”参与了一条又一条地铁新线的设计、建设,见证着中国地铁的飞速“进化”、/p>

1992年,地铁复八线(现在1号线的一部分)开建,于松伟拿着“针管笔”、计算器,跟师父学习画地铁线路图。“如果说地铁1.0时代具有浓重战备色彩,那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地铁2.0时代属于交通疏解型,线路沿着城市交通走廊‘追着人’走。”于松伟回忆着、/p>

进入新世纪,北京决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从那时起,北京地铁进入3.0时代,线网规划呈现‘发展引导型’,部分地铁线路开始引导城市发展布局,形成‘人追线’。 于松伟说,当时他已是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扛起了新挑战——建设地?号线,这?008年北京奥运会重点工程之一、/p>

于松伟参与了供电系统招投标,光编写标书就花了一个月,用A3纸打印了整整一包,其中包括许多研究专题。“以人为本”,是于松伟最看重的理念。“我们与境外公司合作时,发现他们设计车站、线路,都是从乘客的需求、便利出发,而我们当时考虑更多的是结构形式,建筑规模、设备系统等。“/p>

自此开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着北京的地铁。比?号线第一次系统性采用导向标识,全程无障碍设计等;比?0号线出现“同站台换乘”,最大限度方便乘客…?/p>

近年来,北京平均每年建成50多公里轨道线路,几乎每年都有新线开通。“地铁迎来了4.0时代,由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向站城一体化,地铁文化正在成为城市文化的缩影。”于松伟说、/p>

“地铁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区后,要考虑文物保护。”于松伟介绍,比?号线一期的中段就整体北移了1.5公里,绕过皇城根,到了平安大街地下。“车站也越来越有‘京味儿’。”于松伟说,比如北海北站采用绿琉璃色,体现皇家园林的气派;南锣鼓巷站仿照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东四站采用接近原木颜色的牌楼结构造型装饰…?/p>

从业32年,于松伟最得意的“作品”是10号线二期总体设计?016年,该项目获得被誉为“工程界‘诺贝尔奖’”的FIDIC国际大奖、/p>

于松伟并不满足,他还在期待参与地?.0时代,“我希望我们能设计出艺术地铁,让市民的地铁之行变为艺术之旅。“/p>

记者手?/strong>

从业32年,于松伟最自豪的就是参与并见证着北京地铁的不断升级,一条条延伸的地铁线,一列列飞驰的列车,推动着这座城市快速发展、/p>

平时,于松伟很少开车,他总是坐地铁出行。在地铁里,他很少看手机,总是在观察站台、观察乘客、观察换乘通道,思考着需要完善的设计,畅想着新的线路、/p>

每一条参与设计的新线开通,都被于松伟视作“光荣时刻”,那一刻,什么心情?于松伟把答案写在了地?号线供电系统标书的最后——“站在家中阳台,?号线列车飞驰,我参与,我自豪,我喜极而泣。“/p>

这是自豪,更是动力。(北京日报记 任珊(/p>

责任编辑9span>贾慧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