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P>
原标题:以更强科技手段,打?ldquo;披着羊皮的诈骗分孏/P>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以更强大的科技力量,对抗、震慑和打击不法分子,扩大反诈成果,成为信息化时代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趋势和必然要求。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无处遁形、无以逃脱,切实守护好百姓财产安全,守护好我们的法治天空、/SPAN>
这种链接请您一定不要点进去?rdquo;
千万不要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dquo;
据中新社报道,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听到劝阻员不断重复的话?021年,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1万余起,打掉?ldquo;两卡(银行卡和电话卡)违法犯罪团?.2万个。公安、司法、工信、金融等部门联手,从断卡行动?ldquo;资金?rdquo;治理等,反诈重拳连连出击?021年成功避?891万名群众受骗,紧急止付涉案资?291亿元,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P>
一天下发预警指令超11万条,一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4.1万余起,2021年累计拦截涉诈电?9.5亿次、涉诈短?1.4亿条从报道中的数字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而公安机关等对其的打击力度也是越来越强。可以想见,这是一场多么复杂、艰难的攻防战、/P>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逐渐呈现组织化、公司化、技术加持等新动向,尤以相关技术升级迭代快较为显著。比如,提线木偶不法分子身处境外,跨境或远程操控插卡集群设备(俗?ldquo;猫池)拨打诈骗电话。再如,披着羊皮的狼不法团伙委托黑灰产技术人?ldquo;封装投资理财类App,即运用技术手段伪造一个与正版知名App看起来一样的应用,将受害者引向骗局。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以来,60%以上的诈骗是通过不法分子制作的手机App实施,此类App产业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的重要一环。还有,借鸡生蛋电诈团伙通过招聘等形式,诱骗应聘者实名办理银行卡、电话卡,并注册公司和开立对公账户,经一系列操作后,实现转移赃款等目的;有的不法分子诱惑他人炒币,实际上是借他人之手实现洗钱目?hellip;诸如此类。可以说,不法分子在不断变换手段,更新诈骗技术,这无疑给监管和打击带来新的挑战、/P>
以更强大的科技力量,对抗、震慑和打击不法分子,扩大反诈成果,保护百姓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成为信息化时代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趋势和必然要求、/P>
首先,面对不断迭代更新的诈骗技术,有关方面应以技制技,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尽可能把防线前移,让发现、打击不法团伙及其不法活动的能力更高效、更智能、更强大、/P>
其次,让技术对抗的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比如,加强通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综合治理,对开卡环节的漏洞要强化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措施等。利用大数据为反诈提供支持,让反诈技术贯穿事前防范、事中拦截、事后止损的全链条,让强大的技术手段覆盖所有环节,遏制不法分子的蠢蠢欲动、/P>
近年来,有关方面探索总结出不少有效的反诈举措,如工信部等部门以技治网,建设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平台等。有关地方和部门应继续探索类似做法,尽快推广成功经验,提升各地的反诈成效、/P>
去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这是我国首次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标志着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正式进入国家立法程序、/P>
电信网络诈骗是社会的一颗毒瘤,必须坚决清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时代,防范和打击电诈,我们要以更强有力的科技手段、更高效的动员能力,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无处遁形、无以逃脱,切实守护好百姓财产安全,守护好我们的法治天空、/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