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督查不动弹”的毛病必须要改-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社评

“不督查不动弹”的毛病必须要改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10-21 07:35: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不讳疾忌医,不坐视问题积重难返,包括基层在内的各级官员都要“学会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忘初心,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关部门也要完善问责机制,倒逼某些部门和人员彻底改掉“不督查、不动弹”的毛病。

  据10月19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大督查行动解决了不少百姓渴盼解决的问题。近日,有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黑龙江省森工系统住建行政职能移交过程衔接不畅,鹤岗市鹤北林区房屋交易办理停滞400多天,百姓感到非常不便。督查组调查后发现,百姓反映情况基本属实。被通报的地方表示,确立“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件一办”原则,“立即受理”。同时,督查组还接诉调查并证实了青海省社会保险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运行不畅,让百姓多跑腿、兜圈子的情况,当地回应将“立即整改”。

  办个事,400多天“干瞪眼”;缴社保,兜圈子、绕弯子——听着闹心,想来忧心。好在,总算在国务院督查组的介入下,问题有望解决了。但想来,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难办的事都有被国务院督查组关注的机会。

  近年来,机构改革、一网通办、大数据云政务等不断推进,办事企业和群众确实体验到较以往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有少数地方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只是看起来很美,有的地方“奇葩证明”取而不消,有的地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有的地方该执行的政策迟迟不落地,甚至故意曲解或无视国家政策、截留专项资金……

  从成因上看,有的问题确实存在短期内绕不开的客观困难。比如,上级下达的任务重,基层工作人员少、忙不过来;面对新问题、新政策,基层吃不透、拿不准,有的采取观望姿态,有的执行出现偏差;有的地方在机构改革、工作交接等环节,出现一段时间的“真空”;在诸如一网通办、信息化办公等场景中,技术故障、系统不完善等,导致群众办事遇阻、体验不佳。

  与此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有些地方“有一搭、没一搭”的消极、懒散的工作作风,也不排除在个别地方,部门利益难割舍甚至存在“山头主义”,导致相关机构改革、权利交割等进展缓慢,百姓办事遇冷。“要认真反思、转变作风”“确保真移交、真承接”,督查组通报中的这些关键词,颇为耐人寻味。

  令人尴尬的是,有关地方和部门此前拖拖拉拉,且有千般“办不了”的理由,而国务院督查组出手后,则纷纷表态“立即办理”,且态度恳切。这是否说明,之前的问题或许本不是问题,现在能“立即办理”,当初为何不能?现在能克服的困难,之前为何克服不了?如果确实曾遇到较大困难,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并尽可能开辟其他途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相信百姓能够理解。倘若不存在真正的困难,只是因为作风懒散而导致工作迟滞,如今为了应付督查组又辗转腾挪,那么今后遇到其他问题,会不会依然趴着不动、等待下一轮督查?

  近年来,各类督查行动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不少,而从中暴露出一些地方“不督查不动弹,一督查立刻办”的问题,也值得认真反思。

  在社会治理的各环节中,基层都是重要的抓手,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乎民生服务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关乎百姓能否有获得感,关乎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工作做不好,也容易成为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容易使制度空转、政策失准,甚至有损民众对政府部门的评价与信任。

  因而,念好“立即办理”的经,不讳疾忌医,不坐视问题积重难返,包括基层在内的各级官员都要“学会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忘初心,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关部门也要完善问责机制,倒逼某些部门和人员彻底改掉“不督查、不动弹”的毛病。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