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正为城市催生更多服务功能-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夜经济”正为城市催生更多服务功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19-08-08 07:10:1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模式、激活的市场活力、改变的消费理念、提供的生活便利等,都在不断补位和丰富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来,“夜经济”在文化、旅游等更多业态中还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将会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提振经济发展动力。

  普通一夜,中国“无眠”——据8月6日新华社报道,夜晚,北京前门天乐园戏楼满座;西安大雁塔广场前的游客正举着手机直播夜景;成都玉林路小酒馆前,一曲《成都》让游客排队体验着“思念的愁”;凌晨,兰州大众巷马子禄牛肉面总店,新一天的第一碗牛肉面即将出锅……

  “夜经济”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促进消费、服务百姓的同时,不少城市把“夜经济”作为城市气质的“代言”。从早期的夜市地摊,“夜经济”正逐步催生城市的多元消费市场,涵盖了餐饮、游玩、文体娱乐、展会等方方面面,不仅线上线下融合,不同业态之间的混搭也成为亮点。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夜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一个新增长点。不仅如此,“夜经济”正在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活跃度、投资软环境及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这是增强城市经济活力、丰富民众生活的大趋势,也是必然要求——“中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经济体,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夜生活。”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作为各地着力打造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夜经济”还很年轻,发展过程中难免面临“成长的烦恼”。

  比如发展模式单一,有的地方将“日经济”简单地延伸和复制到夜间,这恐怕对大多数消费者难以形成吸引力;再如经济业态单一,有的地方仅仅是鼓励开设大排档,延长商场营业时间,认为吃吃喝喝的夜间餐饮、买买买的夜间购物就是“夜经济”,经营同质化、扎堆现象严重;此外,交通接驳是否便利、夜间出行安全是否有保障、地方特色是否突出、停车位是否充足等,均是目前困扰“夜经济”发展的问题。

  如何瞄准百姓需求,让城市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和多元,让经济释放更多活力,显然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更是一道治理考题。为此,不少地方已开始探索和实践,有的地方开始尝试地铁部分线路延时运营,加强夜间垃圾收运管理和警力部署,建立相应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等。

  发展“夜经济”需要“一盘棋”思维和科学的治理理念。要让企业有动力参与“夜经济”,就离不开税收扶持、用工扶持、经营场所扶持等,比如上海黄浦江夜游十分火爆,企业一直想发展水岸联动、日夜对接的游船经济,但涉及商务、文旅、交通、环境、市场监管等诸多管理部门,难度较大。要让营商环境更优越,就要政府和市场合力,深化“放管服”,升级城市治理能力。要让发展可持续,就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诸如在城市中心、居民聚集区“空降”夜市一条街等消费场所,带来交通堵塞、噪声污染等扰民问题。

  红火的夜生活是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提升的景象,而“夜经济”则是消费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和必然结果。“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模式、激活的市场活力、改变的消费理念、提供的生活便利等,都在不断补位和丰富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来,“夜经济”在文化、旅游等更多业态中还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将会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提振经济发展动力。

  让“夜经济”为城市延伸更多服务功能,这张考卷才刚刚铺开——深夜逛完商场的人能顺利地坐车回家,下夜班的员工能轻松地点上一碗面,或许这些才是“夜经济”的温情的样子。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中工时评:净化平台内容需要“人机结合”

    反低俗依靠单一人工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人工、技术手段需有效结合起来。“人机结合”方可织密“反低俗”网络,提高内容质量治理效率,更好地净化内容生态。

  • 中工时评:应届生年薪百万,妥否?

    近日,华为对2019届引进的部分顶尖学生进行年薪制管理,其中两名博士年薪制上限达到200万元,其余6人年薪制上限也均突破百万元,引起关注。

  • 中工时评:美国不管,韩日争端要失控?

    进入7月以来,由于日本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实施管制,韩日关系持续紧张。韩国曾指望美国能够出面斡旋,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访问日韩后表示,美方无意介入两国争端。夹杂着历史问题、领土争议和经济纠纷的日韩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走向激化。

人物

  • 新时代 铁路榜样丨董天胜:我在中老铁路当管家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老两国友谊的标志性工程。能在中老铁路项目中历练成长,他觉得无上光荣,使命在肩。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

  • 肖曙光:扶贫先要聚人心

    肖曙光是湖北省宜昌市税务局干部,去年2月,主动请缨赴宜昌五峰县湾潭镇红旗坪村担任第一书记。该村是深度贫困村,曾是全镇“上访第一村”。肖曙光上任之初,便将化解上访矛盾放在首位,逐一登门拜访上访户,了解他们的诉求,用真情解开了老上访户的“心结”。

  • “锦鲤女孩”讲述了幸运的另一面

    去年10月,网名叫“信小呆”的26岁女生中支付宝大奖,奖品价值超过百万,丰厚程度让信小呆发微博说:“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现在“支付宝锦鲤”造成的轰动还历历在目,其实当初不仅是“锦鲤女孩”,就连吃瓜的网友也发出了“下半生再也不要努力工作”的羡慕式调侃。

  • “梵高奶奶”走了 留下“无价之宝”

    在向日葵绽放的盛夏,83岁的“梵高奶奶”常秀峰走了。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