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一园收”,中国绿色实践的一扇窗-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锦绣山河一园收”,中国绿色实践的一扇窗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2019-06-11 07:15:1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世园会山西园荀子塑像前雕刻的一句话,体现出古人对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的推崇,而这何尝不是今人着力生态保护的愿景?

  6月6日,北京世园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约950名各界代表出席中国国家馆日仪式,欣赏中国馆的建筑之美、锦绣园艺,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作为北京世园会的网红场馆,中国馆目前已吸引136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打卡”,有游客在参观后感慨:它不只是园林盆景展,更像是一个博物馆、科技馆。

  原生态的人字支撑屋顶造型,故宫琉璃瓦色的屋面,“四水归堂”的唯美水院,先进的地道风技术、雨水收集系统和上千块太阳能光伏板……以园艺为原点,展现多领域的优秀成果,这不仅是中国馆的设计哲学,也彰显出世园会的办会理念。

  从安徽展区的银缕梅盆景,到广西的金花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彩色马蹄莲,世园会上的中国馆巧妙地将锦绣山河收于一园、一馆之中,既是广袤中华大地上园艺精粹的汇聚和集纳,同时又以园艺为媒,彰显出不同省份和地区在建筑、科技、人文等多领域的特色与成就。调控花期的传统煻花技艺,马头琴雕塑、野花遍地的“草原”、胡杨木,东北稻穗营造出的“中华大粮仓”,展示花卉产业富民成果的插花花艺作品……在世园会中国馆里,步步有美景,处处有生机,让生态文明可见可感,这正是中国馆的圈粉秘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从千百年前国人对草木寄予诗情画意、追求山水田园间的惬意生活,到今天,我们一直对绿色生活充满向往。中国馆内就地取材营造的自然景观,会呼吸的场馆建筑 与自然山水相融,在低能耗中提供清新舒适的观赏体验——这些现代科技的加持,让人们看到了绿色生活的更多可能。

  “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多年来,中国为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世园会中国馆恰好为参观者呈现了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态环保轨迹,梳理了近几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得失,以浸入式的参观体验,让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无论是《诗经》中的植物及其标本、以蓝色永生苔藓及动态光影呈现的《千里江山图》、绮丽影像《十八学士图》和圆明园盛景,还是浙江鲁家村、河北塞罕坝、吉林长白山的生态建设成果,参观者的驻足品味、由衷赞叹、拍照留影,无不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世园会中国国家馆日是中国绿色实践的一扇窗口,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对绿色生活和环保的高度重视,而且表达了中国希望同各国一起共享美丽生活、建设绿色家园的愿望。

  今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卫星观察得知,与20年前相比,世界变得越来越绿了。而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有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首。这是中国在国内发展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成绩单,而在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等一系列全球环境事务中,中国同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共建生态宜居绿色生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有十足的诚意和决心。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世园会山西园荀子塑像前雕刻的一句话,体现出古人对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的推崇,而这何尝不是今人着力生态保护的愿景?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 中工时评:小汽车通行管控不可“一限了之”

    根据交通部等部门日前公开的《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各地研究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相关政策,“探索实施小汽车分区域、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措施”。

  • 中工时评:“夜间区长”加“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这个好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和杨浦区分别有了自己的“夜间区长”以及“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这是该市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借鉴国际经验的新做法。

  • 中工时评:泉州网上工会向线下延伸的启示

    泉州的有益尝试告诉我们,职工在哪里,工会工作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无论网上还是网下,工会工作都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都须体现价值彰显作为。网上网下要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履行好新时代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担当起新时代工会组织的使命任务。

人物

  • 我的环保故事(7)|蒋大伟:一旦环境事件险情发生,做“逆行者”就是我们的使命

    当下中国,做环保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近日,我们推出#我的环保故事# 栏目,欢迎更多的环保人,特别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去追寻你的脚步,记录你的工作与生活,理想与坚守。 我是蒋大伟,我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中心应急响应处工作。

  • 心疼!更为他们自豪!

    ‘边关冷月’.纵使山高路远、骄阳似火穿过罕无人迹的丛林在那看不到的地方在那没有人烟的地方中国军人的责任担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边关冷月照我盘马弯弓。

  • 我的扶贫故事|坚守在雪岩顶村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雪岩顶村平均海拔1500多米,长航局扶贫工作队代表三万多名长航人坚守在这里。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听听他们的故事。

  • “虾香”中飘来“自强歌”

    几年前的一场意外,导致来自河北唐山的韩立营只能靠轮椅行动。自强自力的他上午做康复治疗,下午工作炒小龙虾。“有顾客在营业前两小时就来排队”悄然告诉我们,韩立营的炒小龙虾大受欢迎。虾香飘飘,顾客盈门。不过,笔者更敬佩的是他的自强、善良和乐观。“虾香”中飘来“自强歌”。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