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黑名单”制度锻造成职工维权利剑-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把“黑名单”制度锻造成职工维权利剑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2019-01-10 07:24:33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如果能够促进“黑名单”制度的法治化,使其成为“硬杠杠”,那么不仅契合了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精神和理念,让其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高层次发挥威慑力,而且有利于遏制和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限制一些用人单位动辄在减损劳动者权益问题上打“小算盘”的情况,进而为劳动者撑起更强大、更给力的保护伞。

  据本报1月8日报道,山东省威海市近期出台《威海市劳动保障“红黑名单”管理办法》,根据被监管主体遵守劳动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务派遣、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实施联合惩戒。对列入劳动保障“黑名单”的被监管主体,在参加评优评先及招标、公司上市等诚信评价时,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推送至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地方通过出台“红黑名单”制度,倒逼企业遵纪守法,为构建诚信经营的法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劳动关系领域,通过建立“黑单名”制度,在企业诚信评价、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效遏制了欠薪等顽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特别

  是最高法院出台的惩治“老赖”平台,更是让一些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企业主,尝到了“黑名单”制度的威力。从习惯性的“躲猫猫”到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变化之大令人鼓舞;一些深受欠薪之苦的农民工,借助制度之威,拿到了被长期拖欠的劳动报酬——“黑名单”制度正在成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仍须正视的是,还有一些企业和经营者游走在法律边缘,变相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钻法律政策的空子。比如,有些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规定,少支付劳动者工资,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一些用人单位钻加班规定的空子,迫使劳动者主动加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劳务派遣,规避“同工同酬”;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内部规章制度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这些行为不仅给劳动者造成了伤害和损失,而且可能造成“守法者吃亏、违法者得利”的不公平现象,进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时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构建的区域性、专项性“黑名单”制度,大多通过通知等“红头文件”形式发布,震慑力、强制性相对较弱,执行落实的随意性较大。所以,提高这项制度的“法律层级”,将其纳入规章规定甚至更高层面的地方性法规等其实很有必要,也值得期待。

  如果能够通过立法将“黑名单”制度法治化,使其成为法律“硬杠杠”,那么,从立法层面看,这契合了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精神和理念;从执法层面看,这有利于形成全国一盘棋,统一尺度、统一标准,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高层次发挥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强大威慑力;从优化营商环境的层面看,对所有经营主体秉持同样的标准,在融资、用工等领域一视

  同仁,有利于遏制和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劳动者权益的层面看,将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纳入评价范围,有利于限制一些用人单位动辄在减损劳动者权益问题上打“小算盘”的情况,进而为劳动者撑起更强大、更给力的保护伞。

  某种角度上说,威海市上述办法的出台是一个开始,人们期待着有更多地方和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黑名单”制度真正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所能发挥的效用,让“黑名单”制度的威力进一步显现、“红利”进一步释放。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关注“白发干部”,更要关注基层干部群体

    李忠凯,去年因为一头白发而成为“网红”,继而引起全社会关注。不久后的今天,他又当选为政协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再次成为媒体焦点,公众的关注。但窃以为,关注“白发干部”李忠凯,还是要听一听、并记住他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目前,全国基层干部都挺辛苦,社会不应该集中关注某一个人,而是应该关注基层干部这个群体的状况。基层干部不怕辛苦,不怕累,不怕没时间休息,怕遭到误解,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认同。”

  •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故事】天文学家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 “大国重器”守护者 三峡电厂精益生产管理团队的故事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布第三届“央企楷模”,经推荐遴选,中国航天科技孙泽洲、兵器工业集团邹汝平、中国华电艾尔肯·买买提、南航集团刘宇辉、中国建材彭寿、中国中铁王杜娟(女)等6名个人,中国石油亚马尔项目团队、中国三峡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团队、招商局集团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管理团队等4个集体荣获第三届“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 勇当冲锋在前的战士

    320国道,从云南德宏通往上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滇缅公路。被誉为“中国缉毒第一站”的木康边境检查站便驻守在这条咽喉要道上。我与木康结缘是在2008年,那一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我光荣地成为一名武警。记得第一次到木康站学习时,就被木康的故事深深震撼。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