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低龄触网,德育教育要跟上-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中工时评

中工时评:低龄触网,德育教育要跟上

朝阳
2018-05-14 09:32:17  来源: 中工网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人,其中学生占比高达四分之一,最低的触网年龄已经跌破3岁,幼儿园时期密切接触网络的现象并不鲜见。

  与成年人不同,儿童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但认知、是非分辨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一些在成年人看起来“一笑而过”的互联网内容,儿童却容易沉溺其中,并因此影响自己的言行。在此之前,已经有诸多“未成年人用父母账号天价打赏主播”的事件见诸媒体,这些“因网沉迷”的未成年人,涉嫌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法律红线,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彻底隔绝是不可能的。一方面,而今的互联网主要呈现在移动端领域,即便未成年人进不去网吧,就算家长用密码锁住家庭电脑,未成年人依然可以通过手机接触到网络。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是了解社会、查找信息和自我学习的工具,对成年人如此,对未成年人亦然。学会分辨互联网上的不同信息,利用好互联网并管控好自己,文明上网健康上网,本身也是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成长中不可回避的一课。

  既然彻底“断网”是不可能也不可行的,那么,学校和家长皆有义务,给未成年人上好“互联网课”。目前,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过多依赖互联网渠道,例如用微信通知作业等,这使得学生和家长不得不“随时在线”,对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变“线上说教”为“线下沟通”,减少未成年人不必要的触网时间。

  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学校的德育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内容,引导未成年人理性看待互联网内容,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拒绝不良信息和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游戏、视频等。并且,要增加各类课余兴趣活动,让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另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到家后就是刷手机,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孩子自然也要通过网络“找寄托”。对此,家长应当给予孩子更多陪伴时间,用亲情关怀占据孩子的时间,对抗网上诱惑。

  任何互联网信息,都有发送者和接收者,不论学校和家长如何行动,都只能管住孩子的“接收端”,却无法控制互联网信息的“发送端”。对此,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只有形成政府、社会、行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合力,才能让未成年人在积极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中成长。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 不朽的失败者

    很多中国人,在小时候都曾听过一首著名民谣——《蓝色的亚得里亚海》,这首歌来自克罗地亚。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乡”,就在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沿海,与波黑接壤的达尔马提亚地区。

  • 一路逆袭 放羊少年迎来等待已久的“梦幻”绽放

    无论是世界杯赛上的曲折经历,还是过去多年的无数挫折,都写尽了“艰辛”与“不易”,不难想象他们在艰苦中勉力前行的画面。

  • “华为女王”孙亚芳

    孙亚芳提出,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