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弃考物理”现象应予重视-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中工时评

中工时评:“弃考物理”现象应予重视

赵昂
2017-12-18 11:05:59  来源: 中工网

  日前,浙江省公布了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由于物理选考人数下降,浙江省提出,从2019年起,将引导高校理工科相关专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另外,按照高校近五年在浙江理学、工学的招生人数确定,物理学科保障数量是6.5万人,当物理选考人数低于6.5万人时,将按比例进行等级赋分。

  不过,以浙江省每年高考考生近30万人的数字来看,七科选考三科的情况下就算有6.5万人选考物理,比例也已经很低。而在施行新高考的多个省市中,物理选考人数过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上海市选考物理人数仅为考生总数的30%。

  考生之所以选择弃考物理,是因为物理学习较难,不易获得高分,而在选科考试中每科之间“分分等值”的情况下,趋易避难就成了大部分考生的选择。但是,这样的趋势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这是因为,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也是学好自然科学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基础性学科。不仅仅理学、工学类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物理知识,其它专业同样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和自然科学素养。

  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大一通常要进行通识教育,很多大学都把物理学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同样要了解物理学知识。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科学方法和思辨逻辑,而后者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国内许多知名高校,也在选科考试省份对考生的物理成绩有更高要求,这样的要求甚至不局限于理学、工学类专业。

  换言之,中学的物理学课程,不是工程师预备课程,而是构建学生自然科学认知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成绩,也是为了让学生具备探究性的科学学习能力。而今,选科考试下的走班制,已经在许多地方铺开。在个别考试改革“步子更大”的省市,学生在中高考中可以不选物理,这样的现象需要予以警惕和重视。诚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成为工程师,但是,让每个高中毕业生都能成为具备基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并为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职责所在。

  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浙江省已经在应对“弃考物理”现象上做出了一定措施。这样的措施能否有效尚有待观察,但足以引起其它试点省份的镜鉴。毕竟高招录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而中学教学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一代公民的素养。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 不朽的失败者

    很多中国人,在小时候都曾听过一首著名民谣——《蓝色的亚得里亚海》,这首歌来自克罗地亚。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乡”,就在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沿海,与波黑接壤的达尔马提亚地区。

  • 一路逆袭 放羊少年迎来等待已久的“梦幻”绽放

    无论是世界杯赛上的曲折经历,还是过去多年的无数挫折,都写尽了“艰辛”与“不易”,不难想象他们在艰苦中勉力前行的画面。

  • “华为女王”孙亚芳

    孙亚芳提出,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