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丛 通讯员郜玉华 葛红?/P>
“我以前常年在青岛打工,这两年一直在家门口的鑫隆公司务工,真是方便多了。”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村民刘晓红说,现在她月增收?000元左右,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农忙的时候还能干些农活、/P>
近年来,菏泽市牡丹区创新探索了“电商增收”的实践路径,实施“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店、一个加工车间”工程,引导当地“流动农民工”就地成产业工人,留乡再就业、/P>
牡丹区沙土镇的王在京和其妻子李彬都是当地的村民,以前在浙江一家外贸公司打工,掌握了不少商品的生产加工流程和工艺,在电商经营方面也积累了经验。在家乡“归雁经济”的感召下返乡创业,两年前成立了菏泽鑫隆箱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工饰品、箱包、玩具等。目前,已有70余名村民在该公司上岗就业,其中大部分是以前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P>
王在京表示,目前公司的年销售额?400余万元,其中电商销售量将近占到一半。“我们正在进行车间扩建,竣工后可常年安置150余名村民就业,到时候年产销量将增加一倍多。”王在京说、/P>
据介绍,近年来,牡丹区统筹布局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推动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电商新模式向农村普及,支持村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商创业就业,打造了“直播经济”新卖点,目前电商从业者达6.4万余人。去年,全区实现电商交易?34亿元,增?0%以上、/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