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天津人才 征战全国大赛 - 天津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选拔天津人才 征战全国大赛

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天津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实操比赛侧?/h1>
来源9span>中工罐/span>
2021-08-30 10:13


  中工网讯 据天津工人报消息,“比赛开始!”赛场计时大屏亮?小时倒计时提示。选手们拿着两本打印的比赛任务书,奔向自己的数控机床赛位,开始进行操作??9日,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最后一场实操比赛在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进行。参赛选手同场竞技,比拼专业技术,争当工匠能手、/P>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实操比赛的选手进行调式维修 韩志?摃/FONT>

  赛场上,选手们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设计、开发、安装、检测、诊断、排除,一丝不苟、严谨精细地进行着每个环节的操作、/P>

  “这些机器都是‘坏’的。”赛场旁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左维老师悄悄告诉记者,为了考核选手的调式维修能力,专家们在机器上做了“手脚”,选手要找到机器故障进行排除,才能最终完成考核任务,对选手来说有一定难度、/P>

  据介绍,本次“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设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采用单人参赛形式。来自天津市13个单位的47名选手参赛,通过理论知识考试,最?6名选手入围上机实操比赛环节、/P>

  比赛裁判、市机电学院教师李超说:“本次比赛的难点和亮点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应用,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维修调试环节。另外,与往年相比,本次参赛选手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选手都是?0后’。大赛的宗旨就是要加快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P>

  28岁的选手张梁是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的一名教师,这是他第一次参赛。“我觉得这个比赛对我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张梁说,虽然他学的就是数控机床技术,但比赛中遇到很多困难,让他增长了经验,不管成绩如何,他要把经验带回学校,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们、/P>

  38岁张华超是决赛中年龄最大的选手,也是第一次参赛。比赛结束后,他遗憾地告诉记者,因为对比赛规则理解有误,在排故障阶段耽误时间太长,任务完成得不好。“等我苦练一年,明年再来比。”张华超说、/P>

  与相对安静的数控机床项目比赛现场不同,“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的“砌筑工”项目比赛现场显得热闹非凡、/P>

  在露天赛场上,电锯的切割声、瓦刀敲打砖块的叮当声混杂在一起。沙子水泥堆放在地上,一阵风吹过,偶尔还会飘起一阵烟尘。进入决赛的40名砌筑工的比赛现场热火朝天、/P>

  砌筑工赛项裁判长高象轩介绍,该项比赛共有77名选手参赛,经过理论知识和初级砌筑操作考核,最?0名选手进入决赛环节,他们的比赛项目就是?小时砌筑一段工艺造型墙、/P>

  “这个比赛不但要看选手的砌筑基本技能,还考察他们看图纸和造型塑造能力,比赛就是要告诉选手们,他们不是泥瓦匠,而应该做未来砌筑的艺术家。”高象轩说,造型墙上有图案、数字和字母等造型,需要选手按图纸要求严格操作,所以想拿大奖不仅要比技能、拼体力,还要学会动脑子、/P>

  作为该项目连续参加四届大赛的裁判长,高象轩说:“目前参赛的砌筑工年龄还是偏大,40来岁的工人居多,这也和这个项目难度有关,一名好的砌筑工至少也要?年工作经验。”对于青年工人较少的现状,高象轩呼吁应该多培养青年人,因为砌筑工艺是传统手艺,工匠精神就应该把这些老手艺传承下去,但老手艺一定要和当代工艺、现代科技等相结合,进行创新,而这方面年轻人则更有优势、/P>

  30日,本次大赛最后一个实操项目——焊工比赛举行,待所有比赛项目结束后,将公布各比赛项目最终成绩。本次大赛优胜者将代表天津队参?0月份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天津工人报记 李汝 秦帆 通讯 解雯(/P>

责任编辑9span>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