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是薛卫东在南?-29气库?井上连续工作的第84天
南堡1-29气库?井是我国首个海上储气库群项目的组成部分,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有效构建环渤海储气库群,大力提高环渤海调峰保供能力,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P>
薛卫东正在进行下钻作丙/FONT>
作为首支入驻项目的钻井队队长?3岁的薛卫东被队员们戏称为“永动机”。这不仅因为他带领全队一年累计进?4570米,成为冀东油田成?6年来首支?0000米的钻井队,还因为他给自己定了个“三不离队”的规矩。“搬家安装期间不离队、关键井段作业不离队、气候条件特殊不离队。”薛卫东扳着指头说,“在搬家安装期间,需要队长;关键井段作业时,细节把控需要队长;如遇特殊气候条件,模范带头向前冲时更需要队长。”从2001年担任钻井队队长起,这规矩薛卫东从未打破过、/P>
?0505钻井队的作业现场,各处都有职工忙碌的身影,作业人员虽多,却忙而不乱。这其中,也有薛卫东的心血。“薛队要求队干部实行24小时跟班作业制,施工期间全天候在井场组织生产,随时随地解决井上的问题,配钻具、下钻到底和下套管等关键工序和关键时段全过程盯防。”队党支部书记韩治辉说,制度试行一段时间后,不仅钻井队的生产衔接紧密性得到提高、保证了施工安全,还有兄弟单位前来“取经”、/P>
在远离陆地的海上工作,难度自不必提。单是保证正常生活供给就是个难题。如遇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海上平台与陆地之间的货船七八天无法通航,给平台上作业的职工造成极大困扰。薛卫东作为队里的“大管家”,需要提前把生活供给工作事无巨细想在前头。“基本的米面油、生活用水,还有生活垃圾的清运都得提前规划好。生活物资至少需要准备半个月的,如果断航时间长,新鲜蔬菜配置不到位,就得准备海带、萝卜条、干豆角等。”讲起这些,薛卫东心中自有一本明白账、/P>
在薛卫东粗犷的外表下还有一颗细腻的心,他想方设法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把队员培养成高素质的钻井工人。他积极在队内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签订“师徒协议”,并让师傅为徒弟制定一对一的“培训套餐”,从理论到实际操作样样齐全,确保技能有效传承。目前,50余人的钻井队已经有了8对师徒。薛卫东表示,经过有针对性培养,年轻职工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错的业务骨干、/P>
对于取得的种种成绩,薛卫东并不在意。他说:“我就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动职工埋头苦干,点燃干事创业的热情。”(据《天津工人报》报 天津工人报记 高竹 通讯 张雯琼)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