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套牌种子”,为种业创新者撑腰打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打击“套牌种子”,为种业创新者撑腰打氓/h1>
来源9span>新华每日电讯
2022-03-31 09:32


原标题:打击“套牌种子”,为种业创新者撑腰打氓/P>

随着春播由南向北大面积展开,种子销售进入旺季。不少地方的农资打假行动也适时展开,日常检查、质量抽检、公示案件……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确保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头、/P>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均耕地少,追求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好种子,高产稳产就没有“力气”。过去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研发出不少好种子,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仿冒种子”“套牌种子”等现象屡禁不绝、/P>

有的“套牌种子”盗取亲本进行杂交,繁育出新品种售卖,但新品种的质量却无法保证;更有甚者,把广受市场认可的A种子装进B种子包装袋,而B种子所有审定文件、证照还都是自己的。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制约了种业自主创新,给粮食稳产增产带来隐患、/P>

近年来,为打击“套牌种子”,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办法。修改种子法、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政策频频出招,释放强烈信号:坚决打击“套牌种子”,为创新者撑腰打气,让侵权者付出代价、/P>

面对监管执法中存在调查取证难、立案查处难、移送判定难等问题,要着力构建打基础利长远的体制机制,从完善立法、强化司法、严格执法、技术标准、社会监督等五方面安排针对性举措,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对违法行为震慑到位、执法到位。打击“套牌种子”不能搞运动式执法,“一阵风”赶走,“一窝蜂”回来。要坚持常态化专项整治,对近年来兴起的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假种子的行为,及时协同处置,重拳出击、整治到底、/P>

严格品种管理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提高一些品种的审定标准,还要依法加大对违法违规登记品种的清理力度。通过探索品种“身份证”管理,做到“一品种、一名称、一标样、一指纹”,推动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管理,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力支撑、/P>

种子安全事关每个人的饭碗。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战略下,要坚决震慑“打种子歪主意”的人,通过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信用监管、普法宣传等手段,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种业创新者保驾护航,营造种业振兴良好氛围。(李春 丁静 参与采写:傅焕然(/P>

责任编辑9span>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