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网络培训陷阱 - 评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提防网络培训陷阱

来源9span>经济日报
2022-03-30 13:22

  原标题:提防网络培训陷阱

  “上班挣得少,不如来当营养师!听说含金量很高,身边人都在考”“靠声音在家也能轻松赚钱?小时轻松?000元”?元理财小白训练营,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相信不少人在浏览网页时,都看到过诸如此类的弹窗广告,一些人还会被“轻松赚大钱”的标题吸引去点击。这些诱人说法的背后,无不指向同一个源头——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培训、/P>

  网络培训通过开展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各类管理培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类人群自主学习的需求,颇受青睐。但同时,也有一些网络培训机构打着培训旗号向学员收取培训费后卷款跑路,一些无资质培训机构夸大培训作用和证书含金量借机行骗,甚至有网络培训机构利用合同诱导学员续费,让学员深陷其中、/P>

  这其中,许多学员是受到“包过”“包获文凭”等广告词语的诱惑陷入骗局,而一些打着此类旗号的教育机构甚至连合法经营资质都没有。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这些“零基础包拿证”“证书含金量高可挂靠”等说法都涉嫌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违反了广告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P>

  还有一些不涉及考证的网络培训,如能“声音变现”的兼职配音师、理财训练营等也是网络培训问题的重灾区。以“声音变现”为例,配音行业离不开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大量训练,单靠课堂理论讲解就想赚外快可以说很难。而某些打着“财商教育”旗号的低价理财课,则存在诱导学员购买高价VIP课程的情况、/P>

  在倡导消费者擦亮双眼、学会分辨真假证书和真假培训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前不久,人社部印发通知,要求治理技术技能类培训中乱收费、滥发证等现象,提出将建立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黑名单”。对于没有资质甚至涉嫌违法的培训机构,公安、市场监管、网监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对问题企业依法予以取缔,进行处罚。(李丹(/P>

责任编辑9span>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