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抗疫政策和成效不容污蔐/P>
当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中国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借机污蔑中国抗疫政策和成效,阴阳怪气地将中国内地和香港发生疫情称为“溃败”,并指责中国积极抗疫“割裂”“阻断”了全球供应链。这些论调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又是拿“灰黑滤镜”看待中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的一场大考。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截??7?4时,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451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无论是确诊病例数还是死亡病例数,都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1%,外贸额首破6万亿美元关口。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成效显著,不容污蔑?/P>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迭代快速、隐匿传播,导致近期中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相比一些西方国家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存”,中国坚持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部分城市采取了一系列严防严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数据显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同期死亡数。而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非常小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乘?4亿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就会很大。如果中国也选择“躺平”,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必将大幅攀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只有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消除疫情隐患,才能规避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也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
“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从而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虽然“动态清零”会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波及范围也是有限的,它可以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生产生活,是值得的。一句话,“动态清零”可能会让城市暂时“慢下来”,但“慢下来”是为了不“停下来”,为更加快速地全面重启留下时间与空间,“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也正是坚持了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英国《卫报》近日一针见血地指出,“为阻止大流行,我们必须学会及时发现并掐灭疫情暴发的苗头”。彭博社在一篇题为《世界为何需要中国的清零政策》的报道中也指出,“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想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供应短缺和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就应该希望中国能继续奉行新冠动态清零政策”、/P>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放松或“躺平”的资本。中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政策是积极而清醒的,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是一个高度负责的政府和社会的应有担当,也是对全球抗疫的最大贡献。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唱衰,注定是枉费心机、徒劳无益!(丁戈隆东)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