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发秩序才是理性的 - 理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促进自发秩序才是理性的

来源9span>深圳特区?/span>
2022-03-31 14:30

原标题:促进自发秩序才是理性的

个体的行动必然会涉及两个方面,即“他的具体目标”和“他所处的秩序”,这也意味着他的判断也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判断他选择的手段能不能实现他的具体目标,另一个是判断他人的行动究竟是破坏还是有助于他所处的秩序、/P>

“理性”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在这里,“理性”是指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如一个人想增进自己的利益,那么他应该支持那些有助于增进自己利益的行动、政策等。他的选择会影响到他的利益,所有的制度、法律和政体都是他选择的对象,都与他的利益相关、/P>

我们知道,个体的目标要借助于一个秩序才能达成。良好的秩序使他能够利用他人的知识,达成自己的目标,他的每一个行动都需要借助于他人的知识。如使用手机是利用他人生产手机的知识,驾驶汽车是利用他人生产汽车的知识,点外卖是利用他人做菜的知识,等等。个体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一个秩序框架中,后者构成他行动的背景,个体生活在这个秩序框架中,如小草生长在土地上一样,土地被破坏了,小草便无法生存。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成他的目标,甚至他有什么目标或手段可供选择,都受制于这个秩序框架。假如秩序框架不断改善,他就有机会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相反,如秩序框架受破坏,之前轻松就能够实现的目标将变得无法实现,之前能够满足的需求或许再也满足不了、/P>

例如在战火纷飞的国家,想保证安全都很困难。还比如,计划经济时代,想吃顿饱饭都会很困难。所以,个体所处的“秩序”对他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秩序是开放性的,他不具体地限制个体的行动,或者说,个体的行动只受普遍的一般性规则的限制,这种规则不是政府制定的。这样的规则形塑了个体生存的秩序,有助于普遍利益的增进,所以,我们也称这样的规则为正义的、/P>

但是,这种开放秩序是容易被破坏的。不仅战争会破坏它,所有背离上述规则的制度与政策都会破坏它。如各种管制、干预或人为的垄断,特别是信息传播方面的障碍,以及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出来的政策等,所有这些都会阻碍开放秩序的形成,使个体的利益受损。这种通过秩序造成的损害往往是“间接”的。如战争会推高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使没有发生战争的国家的国民也要花更多钱加油,当然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代价、/P>

个体的行动必然会涉及两个方面,即“他的具体目标”和“他所处的秩序”,这也意味着他的判断也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判断他选择的手段能不能实现他的具体目标,另一个是判断他人的行动究竟是破坏还是有助于他所处的秩序。普通人往往只在意第一种判断,而忽视第二种判断。他认识不到,假如秩序框架被破坏,他的利益将受损。或者说,当秩序被破坏时,他感觉不到,这就是所谓的“温水煮青蛙”。一个例子是,之前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中的人们,大部分认为计划经济会使他们生活更美好、/P>

所以,上述那种与开放秩序的形成相关的规则为我们做出“理性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或者说,“理性”就是能够认识与理解这种规则,把这种规则作为判断某种行动(如战争)或制度是否增进自己利益的依据。如前所述,这种规则也是判断正当性的标准。相反,非理性是指缺乏这样一种标准,或没有认识到存在这样的标准,他的判断是随意的,是建立在不可靠的认识之上,若根据行动主体的“身份”来进行判断,这种判断显然是非理性的。(朱海就)

责任编辑9span>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