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 理论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来源9span>中国青年?/span>
2022-03-29 08:34

  原标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这一全新命题可以从多维视角予以诠释,从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母体出发来理解,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P>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于悠长的文明传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涵养了中国农业文明形态,在当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文明形态之价值目标、创新思维、交往方式打上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印记、/P>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追求,这种新文明形态吸收了中华文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精髓,内蕴着中华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本主义传统形象地将民众和江山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回望中国古代史,可以清晰窥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个朴素的历史真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一系列改造,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确立,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制度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文明形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植根中华文化沃土,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至上”的资本逻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人民既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价值主?也是文明成果的享有主体,这种新文明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旨?将中华文化民本主义理想转化成“人民至上”的现实、/P>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奋斗实践,这种创新思维是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创造秉性的当代延展。创新思维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也是推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通过几代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新努力,国家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仅站起来而且富起来。进入新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把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传承弘扬,大力倡导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断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迈上新台阶,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跃升。对于中华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创新,并赋予那些至今仍有价值的文化内涵以新的时代表达,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P>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处理各种关系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文化致力于融洽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倡导“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筑牢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生态文明之根基;中华文化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观,推崇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境界;中华文化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乐于“成人之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大度地开展同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推崇武力,致力于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倡文明交流互鉴,在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的同时,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P>

  (高振岗,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王若斯,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9span>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