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两会故事”系列之丂/P>
原标题:学习进行时丨“两会新语”中的“近平Style“/P>
新华网记 王子晕/P>
【学习进行时】两会即将召开,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两会时间”倍加关注。梳理过去九年总书记的“两会新语”不难发现一些一贯的特点和独有的风格,有着鲜明的“近平Style”。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FONT>
两会即将召开,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两会时间”倍加关注、/P>
前九次出席全国两会,总书记先?0次“到团组”,许多“两会新语”,令人久久难忘、/P>
今年两会总书记要讲哪些内容,我们还要再耐心等等。不过,梳理过去九年总书记的“两会新语”不难发现一些一贯的特点和独有的风格,有着鲜明的“近平Style”、/P>
讲平白话,说的是知心诜/STRONG>
总书记的讲话总是很亲切,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每次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流,他总是以真挚平实的语言,同代表委员“唠家常”,特别“接地气”、/P>
2020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来到湖北代表团。当时因为疫情防控压缩了会期,中央领导同志“到团组”的次数也随之减少。习近平对代表们说:“我特别提出湖北代表团一定得来一下。你们是湖北6000万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P>
这次到湖北代表团,习近平和罗杰代表的交流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罗杰是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会上他一开口,习近平就认出了他,笑着对他说:“你在代表通道上接受采访,讲你们组?0来个人成立专门医护小组,成功救治了一?7岁老人。在内蒙古代表团,我提到了你,说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这句话还登在了报纸上。“/P>
与习近平面对面交流,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每一场会都如同促膝谈心、围炉夜话。这样的例子非常多、/P>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来到广东代表团,听取基层代表米雪梅的发言后,他没有立即具体回应问题,而是先说:“你刚才讲到你的经历,我看有点像你的名字,米雪梅,梅花香自苦寒来。“/P>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来到河南代表团,听到李连成代表讲的“农民的八个梦想”,习近平说:“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我说你们还需要些什么?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我们广大农民同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P>
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习近平看望政协委员时谈到社会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他说:“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如果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这个不行。“/P>
…?/P>
讲平白话、知心话,根本原因是从百姓视角出发谈问题。总书记不端架子,不唱高调,代表委员们也更愿意把百姓的开心事、操心事都讲给他听、/P>
有千叮万嘱,也有响鼓重锤
习近平两会“到团组”,不只是听情况,还要提要求、作动员,而且“重要的事情说N遍”、/P>
以脱贫攻坚为例,习近平多次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P>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湖南代表团,习近平回忆到湘西十八洞村调研的经历时说:“走到十八洞(?的时候,我就发出这样的感触,我说这个要精?扶贫),否则就是手榴弹炸跳蚤,不解决问题。“/P>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习近平又在四川代表团叮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P>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再次强调,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P>
…?/P>
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这是习近平抓工作的鲜明特征、/P>
这些年,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四次到东北各省代表团,频繁讲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两次到青海代表团,每次都强调保护好“中华水塔”;连续五年到上海代表团,“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一以贯之的要求;连续四年到内蒙古代表团,脱贫、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问题常讲常新…?/P>
习近平谈这些问题时,语气也并非都是和风细雨,对一些他深恶痛绝的不良现象,他连说“重话”“硬话”,显示了党中央反腐败、纠“四风”的坚强决心、/P>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广西代表团,习近平说,“你们各级领导也唬不了我。我就是从贫困地区出来的,那什么样子我都知道”、/P>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甘肃代表团,习近平说,“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现在就要敲打,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P>
…?/P>
这些年,对于经济数据弄虚作假,煤炭领域腐败,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坏选举案件等问题,习近平都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批评。这些话讲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传递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每一句都赢得如雷的掌声、/P>
有感染力,更有穿透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习近平的“两会新语”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胸襟和魅力、/P>
他的话里,常常有对贫困群众的牵挂、/P>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在贵州代表团深情地说:“我这个人是有农村情结的?969?月份插队,老百姓帮助我,他们有什么吃的都给我送一点,谁送我一碗酸菜,我说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P>
他多次在两会寄语少年儿童,对他们格外关心、/P>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习近平在四川代表团说:“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行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也很揪心。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说当地已经建了新的铁梯,这样心里又感觉到松了一下。“/P>
对各级官员,他的话则透着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提醒,乃至严厉的批评、/P>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说,“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得算的”、/P>
…?/P>
2020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0多次提到“人民”。“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刷屏互联网、/P>
2021年,看望政协委员,习近平勉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勉励教育工作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P>
2021年,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着重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P>
…?/P>
这些话语生动体现了习近平为人为政的一贯理念和坚强意志,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实写照,有语言的感染力,更有思想的穿透力、/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