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靶向和免疫”攻 掀开淋巴瘤诊疗新篇章(主题)
——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远凯(副题)
健康报记 邹欣?/P>
近年来,我国的淋巴瘤诊疗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患者治愈率获得明显提升、/FONT>
随着人们对淋巴瘤认识的不断深入,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FONT>
精准的诊断、规范化的治疗,推动了淋巴瘤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FONT>
石远凯教授为患者诊 图片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提侚/P>
多学科协 推进淋巴瘤规范化诊疗
淋巴瘤可分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类、/P>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021年版)》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非霍奇金淋巴?2834例,其中,男?0125例,女?2709例;2020年,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死?4351例,其中,男?9721例,女?4630例;男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10位、/P>
“面对发病率逐年升高的淋巴瘤,我们对其‘破解’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远凯教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多学科协作在淋巴瘤诊治方面大有可为。“/P>
有资料显示,淋巴瘤可表现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绝大多数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大部分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P>
因此,淋巴瘤的诊断、分期、治疗方式和疗效判断变得越来越精细,对诊疗规范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不同学科间的协作、/P>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可以缩短淋巴瘤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的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达到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的目的,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石远凯说、/P>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提高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水平,石远凯带领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对全国各地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
石远凯指出:“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很有必要,经过规范化的多学科诊疗和全程管理后,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更有效的保证。“/P>
靶向攻坚淋巴 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STRONG>
由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遍布全身,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血液系统相互沟通,淋巴瘤侵犯的脏器不同,每一名淋巴瘤患者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样,这给淋巴瘤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淋巴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明确的诊断,才能为其“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P>
“随着全球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淋巴瘤的治疗也进入靶向和免疫治疗新阶段。”石远凯说、/P>
“近些年,我国淋巴瘤治疗以精准的病理诊断为向导,促进了淋巴瘤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药物如同‘生物导弹’,可以精准灭杀癌细胞,这就跟‘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的道理一样。”石远凯介绍道、/P>
记者了解到,靶向治疗即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靶向治疗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内会选择与致癌位点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P>
“靶向药物治疗淋巴瘤有确定疗效,它引领肿瘤治疗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因此,充实肿瘤治疗的‘武器库’尤为重要。”石远凯告诉记者、/P>
石远凯坚信创新药物可惠及广大患者。他指出,目前,我国抗癌新药研发进展迅速,药物自主研发整体实力取得飞跃进步。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型医药企业也在遵照全球最高标准来研发自己的创新药、/P>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 淋巴瘤防治任重道进/STRONG>
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一是老年患者增多,二是青年患者增多、/P>
石远凯认为,工作压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年轻人的淋巴瘤患病率逐年增加,所以最好的疾病预防方法是减少心理和工作压力,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乐观开朗的心态,同时,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坚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P>
不仅针对恶性肿瘤需要科学的预防手段,其他疾病也应坚持预防为主、/P>
石远凯提示:“癌症防控需要群众主动了解癌症知识。如果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可疑症状,可以实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健康,定期体检,抓住最好的疾病治疗时机,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P>
采访接近尾声时,石远凯表示:“我们不只要打好淋巴瘤治疗的‘攻坚战’,还要尽最大努力,打赢这场‘防御战’。“/P>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