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5后小伙儿用刻刀让古砖“活”起 - 人物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西安85后小伙儿用刻刀让古砖“活”起?/h1>

来源9span>西安日报
2022-03-23 14:41

原标题:西安85后小伙儿用刻刀让古砖“活”起?/P>

? 西安日报记 马昭

走进长安区鸭池口村的这家砖雕艺术馆,如同穿越时空。所有的喧嚣与浮躁瞬间被挡在了门外。屋内目光所及都是雕刻精美的古砖。很难想象,这些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的古砖雕刻出自眼前这个身着唐装?5后小伙子之手,他就是西安古砖雕刻手艺唯一传承人倪朋辉、/P>

“我是个古砖雕刻手艺人“/STRONG>

虽然倪朋辉已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和国礼艺术家等称号,但他还是喜欢称自己为“手艺人”。因为这门手艺从幼年起就伴随他成长,融进了他的血液、/P>

哥哥是做雕塑的,七八岁的倪朋辉最喜欢跟在哥哥屁股后边和泥玩泥巴,一会儿捏个拖拉机,一会儿捏个小恐龙。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作品”、/P>

上学后,倪朋辉每天要路过村里的老戏楼,老戏楼的砖雕非常漂亮,他经常看,喜欢用粉笔在上面描描画画,到学校再在课桌上模仿砖雕的图样,用铅笔刀雕刻。从那时起,倪朋辉慢慢喜欢上了雕刻、/P>

从陕西雕刻艺术学院毕业后,倪朋辉开始跟着老师学习文物修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法门寺雕刻一批唐砖佛龛,这次的雕刻让倪朋辉萌发了将砖雕艺术和生活实用器具结合的念头、/P>

“如果将现代技术融入古物元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这门古老技艺。”倪朋辉称之为“古物新用”,比如用秦砖做茶台,汉代瓦当做杯垫,唐砖做香插。作为茶桌文化,这样的“秦礼”何其独特、/P>

倪朋辉运用砖雕技艺制作的国风茶台,将秦汉砖瓦和禅茶融合一体,雕刻古文著作、秦汉瓦当、禅意图画,赋其以灵魂,通过作品讲述中国历史故事,这种实用、高雅的文创艺术品,无形中传递出古物背后的故事、/P>

卖掉房子换来600多块古砖

痴迷于古砖雕刻后,倪朋辉开始到处搜集古砖。虽然古砖算不上文物,但并不易得。他只要听说哪里拆老建筑了,就赶紧去看看、/P>

老建筑拆下来的古砖虽然不少,但能用于雕刻的可遇不可求。“许多砖外表看上去挺不错的,而内里已经糟了,一雕就碎,这些都是土胎,没办法雕刻。真正能雕刻的钢胎和绞胎少之又少。“/P>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人想出手一批古砖。倪朋辉兴奋得一夜没睡。等看到这些古砖后,他惊呆了,足足有600多块,货主一次性出手要70万元。对2008年的倪朋辉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P>

倪朋辉折磨了好几天,最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卖掉房子,又凑上了所有的积蓄,拿下了这批古砖、/P>

“因为心里有那把火烧着,从没后悔过卖房。回过头再想,如果当初没拿下这批古砖,恐怕要后悔死了。”没了房子,倪朋辉搬回了长安区鸭池口村的老家,并在这里建起了砖雕艺术馆,由此全身心投入砖雕、/P>

将流失文物复制到古砖三/STRONG>

倪朋辉的第一件古砖雕刻作品是十一面观音像。原砖出自书院门街口的宝庆寺塔。“以前塔里有六个十一面观音像,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全部流落海外,实在太可惜了!如果能将这么美的东西复刻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好了。”于是,他想用古砖来复刻十一面观音像。根据书上的图片,倪朋辉用了近20天完成雕刻,也算了了他的一桩心愿。现在,这尊十一面观音像古砖雕刻摆放在他砖雕艺术馆顶端显眼的位置、/P>

倪朋辉的砖雕艺术馆里有一件茶台、砚台一物两用的宝贝,被他称为“镇馆之宝”:这块秦砖整体呈黑白色,敲击有共鸣声,声响浑厚。如果接近磁铁,还能感觉到隐隐的吸力、/P>

倪朋辉说,这块古砖开料时就很细腻,有光泽,而且有包浆,属于玉化胎了。他顺着砖上的胎纹进行了雕刻,一眼望去,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每次拿起这块宝贝,就如同和古人对话一般,凝神聚气。“/P>

用新的方式将雕刻传播出去

如今,倪朋辉已经在古砖雕刻上开发了32种文创作品,每一款都有历史原型,比如“秦十六字方砖”,原砖出自秦阿房宫遗址地砖,砖侧面上规矩型图案代表车同轨,钱币图案代表货币统一。砖面上是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写的16个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意为:四海之内皆服于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道路上没有饥饿之人,如此践行,便是有德之君。这款砖雕茶台寓意主人心胸博大,行君子之道,定能实现心中理想抱负,深得收藏者的喜爱、/P>

最让倪朋辉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和关注砖雕。他上传的网上视频教学已经有14万粉丝。不少人私信他,要跟他学习砖雕。让倪朋辉意外的是,他的粉丝里还有不少名人。香港著名歌手李克勤就曾私信他,向他请教砖雕的技艺、/P>

倪朋辉说,每一片古砖都承载了一段来自古老时光的历史事件,刻印了历史人物的人文密码,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缩影,而传承一种文化应该是图文并茂的,他会坚守传统技艺和现代实用的创新,用古砖瓦作为载体,复刻流失海外的一些文物,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灵魂,并会继续用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方式,将古砖雕刻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让生硬古板的砖块焕发出生机与活力、/P>

责任编辑9span>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