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有两个特殊的地方,它们相距百米,却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一个是青年职工的休息地,又是退休职工的健康中心,一个是周边职工孩子的乐园。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工会服务职工的场所。
旧仓库变身爱心驿站
在红旗街六巷广场社区的爱心驿站,记者走进满是工业气息的广场,很快就被醒目的工会会标所吸引,附近的职工在这里休闲娱乐,也在这里学习。
鹤壁因盛产煤炭而出名,因煤而生。由于资源枯竭,山城区许多靠煤吃饭的工厂逐渐走向没落。厂房年久失修,变成了让人感叹的“老破旧”。
2019年,山城区开始旧城改造,区总工会就依势借力,决定把旧厂房变成服务职工的场所。2021年5月,他们改造原市药材公司的旧仓库,建造了别样的爱心驿站。
驿站分上下两层,有10多个房间,各有功能。在驿站大厅,显眼处是专门为户外劳动者设置的休息区,并配置有文件打印、身体健康情况检测设施。
“开启全身按摩模式。”在健身活动室,一位身穿环卫服的大姐半卧在按摩椅上,正在享受着惬意的休息时光。
在文化活动室里,长桌旁坐满了阅览书籍的职工。“只要不上班,我就会早早地过来,晚一点儿都没有座位了。我在楼上看书学习,我爸在楼下多功能活动室里和老同事下棋、练字,既互不打扰,又能增加生活的乐趣。”居住在附近的职工刘伟说。
这个驿站最大的亮点是针对退休职工开展的养老服务。山城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刘广涛告诉记者,爱心驿站特别引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工作站等专业养老设施,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医疗保健、康复训练等多项服务,通过三级联动、多元互补,满足老人多种需求,让做了一辈子贡献的老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据了解,爱心驿站成立至今,已服务2200余人次,被全国总工会评为2021年度最美劳动者驿站。
老旧锅炉房成了儿童乐园
从驿站过个马路,没多远,就是在红中段社区的职工子女托管中心。
“我经常忙完工作都要到6点多了,但是孩子4点多放学,以前每到这个点,我就变得特别焦躁,孩子在哪?安全不安全?作业写了没?现在有了咱们工会的托管班,有志愿者陪着,我很放心。”准备接孩子回家的孙莹说。
孩子有人管,职工更安心。山城区总工会为了解决职工子女无人照看的问题,决定改造原鹤壁市水泥厂老旧锅炉房,建立职工子女托管中心。两层工业风貌的小楼,楼上可以看书、绘画,后院游乐场,多项亲子互动游乐设施可以休息玩耍。“这里特别有意思,我跟我的同学们都喜欢这里。”坐在跷跷板上的小学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来我们这儿的志愿者大多数是附近学校的老师。”红中段社区工作人员说。为了能有更多具有教师资格的志愿者,山城区总工会与附近4所小学进行协商,最终决定由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志愿服务。当然,为了鼓励教师加入志愿者队伍,学校会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后续有保障,孩子待着舒心,家长更能安心工作。
探索“营利养公益”新路
传统印象中工会服务职工,都是自己出钱去运营。这就给山城区总工会带来一个难题,由于爱心驿站和托管班这两个项目前期投入过大,加之服务的人数较多,短时间运营还可以,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很吃力。“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工会划拨经费多了,服务就好;工会划拨经费少了,服务质量就会缩水。我们怎么做才能既服务好职工,又能让项目不缺经费。”山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陈波军说。
要变,要改,要突破。为了服务保障跟得上,山城区总工会的主要负责人走访省内外先进兄弟单位,不断学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合理规划公益设施场地,多余部分采取出租方式,用租金养公益,用营利提升服务职工能力的路子。
于是工会利用空余房间,分别开设针对老、中、幼3个阶段人群的营利性兴趣班,出借空闲场地给新华书店,职工借阅图书的同时,还可以购买心仪的书籍。另外,随着人流量的不断增加,借阅室又增设小超市,出售即食商品。现在这里的水、电等各项支出已经完全实现了自负,工会轻松了,服务也能跟得上。
目前,山城区总工会这种因势而建,以营利养公益的模式在鹤壁独树一帜,放眼全省也很少见。
(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张潇予)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