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企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 - 企业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让国企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

——广州国企科创实力持续提卆/h1>

来源9span>经济参考报
2022-03-28 08:57

  原标题:让国企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主题)

  ——广州国企科创实力持续提升(副题(/P>

  不久前,2021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发布?6家上榜企业中有包括广钢气体、技象科技、中科云图、广电运通智能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由国企内部孵化培育而来、/P>

  这份独角兽榜单只是广州国企科技创新自强自立成效的一隅。近年来,广州国资强化创新驱动,首创“政?联盟+基金”模式,从制度、组织、资本三个层面全方位鼓励和支持市属国企创新发展。截?021年底,广州市属国企拥有高新技术企?69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7%,多家市属国企成为高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国有资本加快向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行业集聚、/P>

  加大投入 培育国企内生科创劚/STRONG>

  2016?月,广州市出台《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别从发展目标、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考核、创新激励、资金支持、人才机制等八个方面聚焦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提高创新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实行研发费用视同利润的考核政策,鼓励市属国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P>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属国企研发费用投入突?00亿元?年年均增?6%,总投入超600亿元,研发强度提升至3.22%?021年全市国企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97亿元,增?8.7%,工业企业研发强度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7%、/P>

  研发平台数量也在持续增多?020年以来,广州市属国企新增研发机构103个。截?021年底,广州国资系统国家级研发机构43个、院士工作站12个,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各级研发机构合?98个,拥有高新技术企?69家、/P>

  从成果检验看,市属国?年新增专利授权量5935项,累计?.77万项?020年来获得各级科技奖励457项,多个产业链关键节点取得突破、居行业领先、/P>

  随着科创投入不断增加,广州市属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其中广州无线电集团现金智能设备市场占有率连?3年全国第一,军用通信导航设备国内综合排名第一;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G互联、自动驾驶、远程遥控等技术领域全国领先,是新能源行业最快实现产销突破10万辆的车企、/P>

  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吴松进表示,“广汽集团积极推进自主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预?025年实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0%?030年全集团新能源汽车占?0%。“/P>

  并购混改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铽/STRONG>

  在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广州国资还通过并购混改等操作,推动优质高科技产业资源融入广州产业链,推动本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扩链,打造高价值的广州国资“链网”工程,实现国资布局优化、/P>

  “十三五”以来广州国资累计推进混改项目超500个,引进各类非公投资?.6万多个,投资额超900亿元。在利用社会资本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上成果丰硕,其中广州工控成功控股央企子企业南方宇航,成为央地混改典范,广钢气体成功引入兴橙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基金参与混改、/P>

  作为由广钢集团、万宝集团、万力集团、广智集?家工业集团重组而成的先进制造业投资集团,通过混改,广州工控与日立、松下、海瑞克、江森自控、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合作,合资建设产业链链主企业,打造行业顶尖产品。先后并购高科技上市公司山河智能,壮大广州国资工程机械规模,填补了航空产业空白;并购鼎汉技术,补足广州轨道交通车辆核心零部件短板,实现既有产业延链补链、/P>

  广州工控董事长景广军表示,通过投资并购行业头部企业,广州工控快速切入产业链空白和薄弱环节,推动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混改加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旗下广钢气体不仅上榜2021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还将于2022年申报科创板IPO、/P>

  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崔彦伦表示,目前广州正在实施《广州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探索组建或培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投控平台,围绕未来城市、未来产业和未来技术三大主题,通过增量产业布局,引领区域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轨道交通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N+X”的产业集群、/P>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广州国资体系累计推?4?9家一级企业重组,推动港口、工业、商业、食品等领域专业化整合,5大核心产业(汽车、金融、生物医药与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市属国企的50%?1%?6%、/P>

  产业投资 引入高科技产业资源

  广汽联合广州金控、广州国发出?亿元,推动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落户广州,破解“卡脖子”难题;广州无线电集团联合华为打造“鲲?昇腾”计算产业生态,填补广州空白;广州工控设?亿元航天产业发展基金、越秀产投投资3000万元支持中科宇航项目建设,为广州引入火箭研发及生产制造产业链…?/FONT>

  积极参与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推动高科技产业落地广州,提升广州在高价值产业体系上的竞争力是广州国资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途径、/P>

  为了进一步发挥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撬动高精尖产业资源的效果。经过改组,2021?2月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强化战略投资发展平台功能,进一步推动广州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挂牌不久,广州产投就成立了产投产业园和产投资本两大平台,作为全新的产业培育孵化及战略投资载体,推动广州投资布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P>

  2022年初,广州产投董事长高东旺带队赴上海开展产业招商,与半导体头部投资机构华登国际、兴橙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半导体产业投入资金巨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复杂,完全靠市场化发展很难,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高东旺表示,广州产投愿意做耐心资本,长期陪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资源、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构建产业生态园区,推动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在广州落地开花结果、/P>

  科技型中小企业虽是“生于科技”,更是“长于金融”。为了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广州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其中市属国企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托管的科技信贷资金池,?016?月首笔贷款发放到2021年底,六年时间共?550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达6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504亿元,科技信贷规模全国领先、/P>

  “资金池规模增长明显,放款年均增长率65%。硬科技一直是资金池重点支持方向,?550家资金池企业中,?748家为IAB及NEM行业的企业,占比?7.22%。同时入池企业贷款利率逐年下降,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效果显著。 广州科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缪承杜表示。此外,广州地区的银行成立了37家科技支行或部门,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金融模式。(记 吕光一 广州报道(/P>

责任编辑9span>苗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