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永远在我们身后”——来自从乌克兰安全撤离回国中国公民的声音 - 国际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祖国永远在我们身后”——来自从乌克兰安全撤离回国中国公民的声音

来源9span>新华罐/span>
2022-03-26 10:53

原标题:“祖国永远在我们身后”——来自从乌克兰安全撤离回国中国公民的声音

新华社北??4日电

新华社记者成欣、魏一骏、李杰、郝源、洪可润、黄泽晨

乌克兰局势发生突变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牵挂每一位在乌同胞的安危。在各部门、各地方、前后方密切协调和通力合作下,在乌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已完成撤离??日至21日,已先后有19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回到国内、/P>

2022??日早??1分,第七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抵达兰州。(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安全撤离回国的中国公民。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局势发生突变后,党和政府及时组织在乌同胞安全避险,为遇到困难的同胞提供帮助。一系列领事保护举措有力度、有温度、有态度,让大家看到了党和政府守护海外同胞生命安全的责任和担当、/P>

2022??日早??1分,首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抵达杭州。(新华社记者韩传号 摄)

“行动迅速,组织有序“/STRONG>

3??4时许,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飞的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35名同胞顺利回到祖国,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海珍是其中一员、/P>

“大使馆每次通知消息都非常及时,行动迅速、组织有序。??4日早上,王海珍收到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消息:“待在家中切勿外出并远离窗户,手机保持畅通,整理好证件财物,时刻关注大使馆通知。”此后不久,当地响起防空警报?5日,她收到大使馆关于撤离登记的通知。除依托各种微信群进行通知,使馆还逐一电话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P>

踏进机舱,座椅上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王海珍眼里泛起泪花。“那一刻感觉特别踏实。这次经历更让我感受到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P>

今年34岁的徐温住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是乌克兰运城制版厂的一名员工??1日早上,徐温与家人搭乘第十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抵达沈阳、/P>

徐温说,他在哈尔科夫家中的窗户被炸坏。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使馆告诉他“一定能让你们安全回家”,让他心里有底、/P>

“感谢一路上帮助我的所有使领馆工作人员。他们工作高效,可靠又温暖。”徐温说、/P>

王志远是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茹科夫斯基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1日他和同行的14名中国留学生一起搭乘临时航班抵达沈阳、/P>

王志远说,当一次次的爆炸离学校越来越近,同学们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大使馆发布的关于撤离的消息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睡了数天来最安稳的一觉、/P>

“我们回到了祖国,帮助我们的使领馆工作人员还在乌克兰坚守。希望他们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帮助。”王志远说、/P>

2022??日,中国公民乘坐临时航班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准备上车前往隔离酒店。(新华社记者郝 摄)

“团结互助,彼此支持“/STRONG>

“回??4日以来的日日夜夜,还是觉得很不真实,但它确确实实就发生在自己身上。?8岁的方文涵是一名中国留学生??4日她搭乘临时航班回国,目前正在指定酒店隔离、/P>

尽管在乌克兰有近10年的生活经历,但俄乌冲突多少让她有点猝不及防。方文涵回忆??4日早晨,当确认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后,她第一时间查看大使馆网站信息,并准备根据形势变化,择机和朋友取道靠近波兰边境的利沃夫,向波兰首都华沙撤离、/P>

在转移途中,方文涵也尽己所能帮助其他中国公民从边境撤离。到达华沙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和当地商会积极帮助从乌克兰撤离的中国公民上报信息,联系回国渠道、/P>

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5日上?0点半左右,航班安全降落在杭州萧山机场。机上人员随即被闭环送至湖州南浔区隔离。方文涵说:“酒店从接到通知到迎接我们入住,只有30多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但工作人员对细节考虑得很周到,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让我很感动。“/P>

“在整个回国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使领馆、商会、华侨华人等各方的热心帮助,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方文涵说,特殊的时刻,更能深切感受到同胞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暖和祖国的强大、/P>

王海珍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各地商会团结互助,当地侨胞竭力支持,危难时大家互施援手、患难与共,令她印象深刻、/P>

3?日,王海珍从乌克兰文尼察抵达摩尔多瓦边境,等待从基辅等地过来会合的同胞,随后??日一同抵达布加勒斯特。在布加勒斯特,华侨商会工作人员将他们一?0多人接至家中,“一位大姐给大家煮面条,满满三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让长途奔波的他们感到格外暖心。在撤离途中,当地侨胞还送来水果、饼干等物资、/P>

2022??日,中国公民乘坐的临时航班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杜哲宇 摄)

“很幸运,很自豪,我是中国人“/STRONG>

3?1日早??2分,潘超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日出真美,一切平安。“/P>

今年24岁的潘超伟家住浙江湖州,2021年前往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0日他搭乘临时航班回国,目前在指定酒店隔离、/P>

谈起这些天的经历,潘超伟止不住流泪。“无论什么时候,我都相信祖国一直在我们身后。驻乌克兰使馆一直和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忙前忙后,有序组织我们撤离至斯洛伐克。“/P>

“食宿免费,有肉有蛋,还有热腾腾的大米饭。”潘超伟说,“在斯洛伐克?0多天,使馆和商会也一直关心着我们。怕我们吃不好,还驱车300多公里从匈牙利为我们买来大米。“/P>

“上飞机那一刻,他们还一直在机场陪伴守候。真的很感动!”潘超伟说,“很幸运,很自豪,我是一名中国人。“/P>

“天很蓝,乌云总要散……发自内心感谢祖国,感谢一直在背后付出的大使馆,感谢出钱出力的海外侨胞,感谢关心着我们的所有人—?022.3.20 斯洛伐克。”潘超伟在日记里写道、/P>

责任编辑9span>石婷?/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