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的推出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意义深远

全民健身迎来发展新契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3-30 06:08

  原标题:《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的推出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意义深远(引题)

  全民健身迎来发展新契机(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元浩

  初春的北京冷暖不定,却阻挡不了人们健身锻炼的脚步。位于京城北部的奥森南园体育公园内,即便是工作日也不乏锻炼的人群。跑步、踢足球,打篮球……人们尽情享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时光。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不断高涨,给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连续推出多个《全民健身计划》的五年实施方案后,近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8个方面系统提出29项改革措施,对“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设定了明确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成为推动体育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蓝图。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意见》的出台与实施,无疑将使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迎来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

  直面全民健身短板

  近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深圳逐步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个体育场馆也有限度地恢复对外开放。据悉,今年深圳将继续推动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

  深圳为深入拓展体育健身场地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可以说是对破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的一次生动实践。

  体育场地和参与人数,一直被视为全民健身事业的两大风向性指标。根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去年底,全国体育场地面积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1平方米。而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

  如何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使用健身场地,成为推动全民健身高水平发展的破题关键。

  为此,《意见》首次提出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概念,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针对现有社区的健身设施短板问题,将通过改造宅间绿地和空地,增加公共活动场地等方式来解决。

  此外,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和向公众免费开放,在现有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中因地制宜配建一定比例的健身设施,推动学校和单位健身场地全面开放共享等,都将成为弥补全民健身场地短板的有力举措。

  “对于长期存在的健身场地设施难点问题,《意见》出台的措施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表示。

  从“更多”到“更好”

  随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日益临近,作为举办城市的成都在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的同时,整个城市的全民健身氛围也日益浓厚。

  日前,成都正式对外发布《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表示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适应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全市运动空间布局更优、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更精、市民健康素养更高,进一步夯实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基础。

  成都在推动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制定的“布局更优、品牌更精、素养更高”目标,可谓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从“更多”到“更好”的一个缩影。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在新时代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全民健身已不再只局限于体育的范畴,正在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从此次出台的《意见》不难看出,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事业的下一步发展将聚焦于服务全民、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意见》制定的各项措施覆盖了各个年龄层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健身权利,尤其是更注重城乡区域统筹,不断推动区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覆盖。

  “一系列新举措更适应人口分布和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变化趋势,从以往提供‘更多’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向努力提供‘更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转变。”有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多措并举打造“更高水平”

  不久前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成功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基础上,再次激发了全民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

  在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此次出台的《意见》将未来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更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

  仔细梳理《意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更高水平”体现在方方面面: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承办赛事,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等。

  “这些举措可操作性强,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为全民健身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意见》明晰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明确了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究竟“高在哪里”,为全民健身勾勒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