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随笔】
原标题:简约不简单 细微见精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2月4日中午11时,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揭开“神秘面纱”还有9个小时,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一片忙碌。
按照国际奥委会相关规定和奥运会等国际大赛惯例,当天中午12时30分,还未领到开幕式门票的媒体记者可以候补领取第一次分配后的剩余门票。
得到通知的媒体同行们行动迅速,很快就在领票处门口排起了长龙。看到许多记者在等待时都掏出了笔记本电脑,几位志愿者马上用小推车拉来了一批临时座椅。座椅均按一米线间隔排布,既满足了记者的需要,也能遵守防疫规定保持社交距离。
自记者进入冬奥会闭环工作以来,类似的贴心服务和温暖瞬间随处可见。
冬奥会媒体注册中心是所有记者进入闭环之后的第一站。在这里,所有注册记者都要先把自己的身份注册卡进行激活,才能正式走进场馆,开启冬奥报道之旅。
注册速度很快,一般用时不到一分钟。结束时,除了激活好的注册卡,志愿者还递给记者一颗糖,并祝大家新年快乐!糖果虽小,却让记者感受到了来自北京冬奥会的浓浓温情。
媒体运行、交通服务、闭环生活……这些对第一次参与冬奥会报道的记者来说都是新鲜事儿,抓紧熟悉工作生活环境成了第一要务。而服务赛事的工作人员,就成了记者最先熟识的朋友。
在媒体班车点,一位志愿者发现我一直在看站牌,主动上来询问我要去哪个场馆。在一个还有些陌生的环境中,这份善意关切更显珍贵。
在给冬奥会注册记者的媒体包里,赛事方贴心地附赠了有线网络转接头,解决了记者们使用不同型号电脑上网时可能遇到的适配问题。可别小看这个,有时就是一点点硬件上的“小”问题,就能让记者眼睁睁看着写好的稿子、拍好的照片和视频发不出去,心急如焚……
在记者收到的媒体包里,还有一幅带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剪纸窗花和一个中国结挂饰。这些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礼物,相信能让国内外的记者们,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简约、安全、精彩”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要求。但如何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如何从细微处彰显“精彩”,很考验赛事服务者。
2月2日,北京冬奥会首个开赛的竞赛项目——冰壶,在“冰立方”拉开战幕,中国冰壶混双组合首战对阵瑞士备受关注。媒体记者看台几乎座无虚席。赛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来的媒体记者人数确实超出预计,但幸好他们早有预案——“位子够坐”!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混双组合也没有辜负中国记者们的一腔热情,顺利拿下“开门红”。
盛大的赛事背后,总离不开忙碌的身影。考虑到疫情防控因素,北京冬奥会不同于往届冬奥会,全程都将在严密的闭环管理下举行。据粗略统计,闭环内将有约3000名运动员,以及大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但有了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有了一个个温馨的问候,有了一幕幕暖心的感动,生活、工作在闭环里的大家,已经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北京冬奥会的安全和精彩。
(中工网北京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