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浙江余东村:农民画描绘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2-03-24 08:48

  原标题:

  浙江余东村:农民画描绘幸福生活

  陶李

  艳丽明快的农民画墙绘,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勤劳而又富有艺术情怀的村民,将绘画融入日常生活;高质高效的一体智能化大数据平台,擘画出数字乡村新图景……要问“未来的乡村”是什么模样,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或许能找到答案。

  2020年9月,余东村正式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工程。村庄以“一幅农民画”带动全域产业联动,以“一颗智慧大脑”赋能乡村振兴,描绘出百姓“口袋里腰包鼓鼓、心里幸福融融、脸上笑脸盈盈、身上自信满满”的未来乡村美好画卷。

  农民画里的叠加效应

  红红火火的柑橘丰收季、热闹欢腾的舞龙舞狮场景、欢歌笑语的果园采摘游……走进余东村,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彩鲜活的乡村画廊。这些农民画墙绘均由当地村民亲手描绘,大多取材于农村的景色或村民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浙西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

  20世纪70年代,衢州文化馆下乡组织绘画培训,给余东村村民种下了画画的种子。50多年来,余东村村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农民画家从最初的10多名骨干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71岁的郑根良是第一期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的学员,几十年来从未丢掉手里的画笔。曾是村干部的余春良一开始不懂什么是农民画,后来也拿起了画笔,越画越有名堂,还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创作。

  “农民画改变了我们的村庄,也改变了我的生活,画笔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余东村农民画家余云梅说。每年,除了有10多万元的绘画和墙绘收入以外,余云梅还能获得绘画稿费和村集体收入分红。村里,300多位像余云梅这样的农民画家,通过画笔实现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丰收。

  近年来,余东村大力发展农民画艺术活动空间、专家创作写生空间、游客休闲体验空间等六大空间阵地,成立了农民画协会、竹编社团、非洲鼓社团、画瓷社团等20多个社团组织,绘就乡村文化“百花齐放”的多彩画卷。茶余饭后,村民们可以参与编排农民画舞蹈、唱响乡村村歌等活动,文化生活十分丰富。

  “聚焦精神富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希望让农民画的艺术种子在一代又一代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逐步形成对余东村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沟溪乡党委书记陈建锋说,余东村联合周边的八个村庄成立了余东未来乡村九村共富党建联盟,着力形成以农民画为核心、“一画带多元”的乡土文化格局,促进“画瓷”“诗画”“画礼”等文化融合创新,实现“1+1>2”的文化叠加效应。

  艺术村里的小康图景

  作为浙江的一个普通村庄,余东村的产业发展并不具备天然优势。多年来,当地向内挖掘“农民画”这类沉睡的“金矿”,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由过去“链接”未来的特色路径。

  在余东村内,一间间闲置的农房被改造成为具有农民画元素的原生态文创店、咖啡屋、民宿、酒吧。2020年,中国乡村美术馆在余东村落地建成,馆内除了色彩斑斓的精致画作以外,还陈列着各种农民画装饰、丝巾、雨伞、礼品包装等几十种衍生产品。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在柯城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余东村农民画走出村域,走进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第十届阿曼马斯卡特文化艺术节等舞台。村里打造独具余东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品牌,不仅开发了背包、床上用品、农民画丝巾等80多种文创产品,还把农民画“搬”上了华为手机壁纸商城,将“农民画+”产业链由线下延伸至线上。

  “目前,我们通过村企合作组建了研学旅游公司,发展露营休闲、研学写生、陶艺体验等文旅业态,带动新增文创、民宿、餐饮等50余家。”陈建锋表示,“除此之外,以农民画包装赋能‘一碗茶’‘一碗面’‘一口窑’‘一棵树’‘一篮菜’‘一粒米’‘一壶油’等农业产业发展。2021年,余东乡村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超过30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6万元增至现在的150万元,提前3年实现百万元目标。”

  “以‘一幅画’为核心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看得到文化、留得住乡愁、引得进人才、带得动致富的良性循环,在打造未来乡村中值得借鉴推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场景里的智能家园

  “未来乡村”不仅要追求美丽、富裕,更应聚焦智能与便捷,余东人深谙此道,自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工程以来,致力于打造浙江省首个以农民画为特色、具有高辨识度的数字化“旅居型”未来乡村,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大数据平台——“乡村大脑”的落成,实现乡村整体“智”治,用数字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大脑”整合了余东村庄、村业、村民等各种信息资源,连通“村情通”小程序、“浙里办”App、乡镇“四个平台”等数字平台,并打通各平台管理数据,构建起党建统领、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实现“数字乡村一张网”管理,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完备的数字化服务。同时,余东村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便民服务中心,让村民办事不出村。

  “在村里,每一位村民、游客都可以是智慧治理的‘哨兵’,及时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接收到上报信息后,工作人员会依据事件性质,通过‘乡村大脑’发送指令,实时与有关网格员或执法人员连线,必要时召集多方力量联合处理。”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介绍,“为确保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事件的爆料与处理中,平台方还会给予相应的信用积分奖励。信用积分不仅能兑换商品,还可获取柯城农商银行信用贷额度,提升了村民和游客共享共治的主人翁意识。”

  “下一步,我们还将推进乡镇智治中心建设,打通数据壁垒,研发多跨应用场景,完善未来‘乡村大脑’,贯通党建、治理、富民、服务等数字场景落地乡村,进一步做实全省未来乡村数字化改革试点任务,让乡村公共服务更加优质,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陈建锋表示。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