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冬奥 让冰雪旅游“火”起 - 旅行 - 中工罐/title>

中工娱乐

借势冬奥 让冰雪旅游“火”起?/h1>

来源9span>中国旅游?/span>
2022-03-08 08:46

  原标题:借势冬奥 让冰雪旅游“火”起?/P>

  中国旅游报记 李凤 李志 崔哲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掀起了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极大带动了冰雪旅游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建议,借助冬奥东风,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让冰雪旅游“火”起来、/P>

  近年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提出了建设“冰雪丝路”的构想。为进一步推进“冰雪丝路”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建议,组织编制“冰雪丝路”发展纲要。统筹规划东北、北京—张家口、新疆等冰雪经济发展核心区、创新区、协同区及重要节点城市,构建冰雪经济新格局,科学布局国内冰雪重大项目差异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分区域打造冰雪产业特色发展示范区和具有文化特色的世界级冰雪主题景区、度假区。打造“冰雪丝路文化带”。深挖“冰雪丝路”文化资源价值,提炼区域特色文化符号,推进文旅融合区、冰雪博物馆、冰雪演艺及重要的冰雪节庆、民俗、赛事等文化载体建设,加大“冰雪丝路”文化展示和传播。培育大众冰雪消费生活习惯,形成冰雪产业发展生态。此外,杨安娣还建议建立部际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国家“冰雪丝路”研究中心,举办“冰雪丝路”国际论坛,研究出台“冰雪丝路”发展政策,建立冰雪人才教育培训体系、/P>

  “‘双奥之城’北京要推动冰雪产业持续‘热’下去,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一要促进冰雪消费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供给,增强群众冰雪运动消费黏性。二要依托奥林匹克功能区等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冰雪产业集聚区,加快谋划推动“双奥之城”博物馆群建设,形成展示“双奥之城”的重要平台。三要加快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建好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推动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融合发展,完善和拓展冰雪产业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P>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带动了全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也带动了冰雪旅游的繁荣,这对于冰雪资源富集的省份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黑龙江冰雪资源丰富,冰雪运动发展基础较好,冰雪文化浓厚,冰雪人才富集。在冬奥带动下,黑龙江冰雪旅游获得了大发展。我们也期望乘着冬奥东风,进一步做大做强冰雪旅游,提高黑龙江冰雪品牌的国际影响力。“/P>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东河表示,近年来,大激店村定期举办陆地冰壶赛和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动辖区内的真天地科普乐园?01森林公学研学基地发展,冬季开展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营造良好的冰雪活动氛围。“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冰雪运动基础保障,提供良好的冰雪运动场地,完善冰雪运动设施,大力倡导村民及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冰雪运动,同时也依托冰雪运动,助力乡村旅游创新发展。“/P>

  “北?022年冬奥会期间,冰雪相关活动搜索热度攀升,广东、上海、重庆等地冰雪类场所的线上访问热度较2019年同期提?0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充分利用冬奥带来的冰雪运动热潮,借助冰球、花样滑冰等既有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形成“北冰南展”的大湾区样板。同时,开展多种主题“冰?”活动,增强冰雪消费、/P>

  朱鼎健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力旺盛,但目前冰雪运动产品供给不足,可以开展多种“冰?”活动,进一步挖掘冰雪的体验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等。如,大湾区可以与北方城市如哈尔滨、张家口联动举行“冰雪嘉年华”“冰雪旅游节”等,以“冰?运动+旅游”的模式,普及冰雪文化,带动冰雪旅游消费、/P>

  “发展冰雪旅游是引导大众关注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大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建议,进一步拓展冰雪旅游发展空间,不仅在北方大力发展,在南方也要大力发展;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继续开发适合大众旅游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将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结合起来、/P>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建议,加快推动冰雪运动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冰?文化”“冰?温泉”等发展模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各地可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健身项目,推广“民?冰雪”项目、/P>

  “北?022年冬奥会后,随着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不断发展,冰雪装备需求量大增,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入冰雪装备研发。但由于我们冰雪运动底子薄、起步晚,冰雪装备制造一直是一个软肋。”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表示,目前,除大型机械设备外,在雪板、雪鞋、雪服等领域,国外品牌已经抢占了中高端市场,国内雪场、冰场器材主要依靠国外品牌。我国真正有科技创新能力、站在技术前端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凤毛麟角。“破解冰雪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建议出台专项财税和金融政策,从扶持重点企业开始,找准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大力支持国产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以点带面,实现冰雪装备制造国产化,以高性价比、高质量产品抓住国内市场、抢占国外市场。“/P>

责任编辑9span>刘涵趉/span>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p>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


中工网微


中工网抖


工人日报
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