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视觉中国回来了,“不敢配图”有解了吗?-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e网评

[工人日报e网评]视觉中国回来了,“不敢配图”有解了吗?

2019-05-13 17:00:36  来源: 中工网

文/龚先生

  视觉中国,终于还是回来了。

  5月11日晚间,视觉中国影像发布声明称,经过用户测试,整改已达到预期目标,定于2019年5月12日零点恢复网站上线运营,开始向客户全面提供服务。

  视频来源:东方卫视《看东方》

  自4月11日视觉中国暂停网站运营以来,一个月的时间内,据当事方声明,视觉中国展开了对平台存量内容的审核,排查敏感有害信息;规范了平台内容权属分类和收费标注信息;新增了举报功能,方便客户对涉嫌“政治类”“暴恐类”等六大类有害内容进行举报。

01

  对于视觉中国的恢复运营,有网友表示,这次事件是对影像版权的一次深度扫盲,希望版权保护意识可以借此深入人心。

  这,确实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一个美好的心愿。

  一个多月前,一众主流媒体加政府机构、企业账号的讨伐,让版权保护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进入公众视线。而碰瓷式维权,由此浮出水面。

  一篇《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盖因不少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皆为同类所谓版权诉讼所苦。

“漳视新闻”评论说:“版权意识苏醒的时代,人们真正介意的,不是为图片付费,而是被胡乱收费。保护版权,到底是要保护和激励原创,牢记这份初心,市场方能壮大。”

02

  根据天眼查的内容,近两三年来,一些图片平台发起的涉及法律版权纠纷的案件迅速增多,其中大部分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内容。

  不要小看了利益的驱动。正是在一些图片机构的“示范”下,社会上冒出了一批做版权生意的公司。面对版权问题,它们貌似义正言辞、义愤填膺,而目标实则简单明了——钱。

我们当然要保护版权,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是当前社会的共识。

我们担心的是,有人以此来牟利。

  不客气地说,那会将我国版权保护引上一条歧路。

  将不是自己版权的图片标注版权,本身就是对版权保护的漠视和嘲讽,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资本逐利的冲动难以抑制。

  最高法的表态称,坚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但对不享有版权的照片虚构版权,进行牟利的违法行为坚决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依法应当予以惩罚。

  龚先生了解到,一家图片机构曾以侵权为名,替自己的会员出面,一次对70多家媒体和机构提起诉讼,标的额达数百万元之巨。这样的行为,很难说是以维权为目的。盈利,更像是它们的目标。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认为目前的处罚力度失之于轻,“罚点钱,喝个茶,该干啥还干啥。”

03

  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媒体出于传播信息之需要,哪些图片能使用?哪些不能使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图片平台依然没有十分明了的标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更多地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估量着看会不会有朝一日成为被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有网友给出了一连串问号:“到底什么样的图片可以免费试用?什么样的应该署名?什么样必须付酬?图片保护期是多久?什么途径可以合法获取?矢量图和照片分别是什么性质的劳动成果和创作作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青年湖南”说:“吐槽归吐槽,但是不能情绪化,不能毁掉中国近几年来好不容易提升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得回归法律的标准,厘清问题所在。把讨论‘带上道’,才能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一通热闹的讨伐、整改之后,留下了什么?真正改变了什么?

  似乎远没到如释重负的地步,相反,隐隐的担心依然在。

如果规则不明了,界限不清晰,未来版权纠纷是否仍会以官司的形式展开博弈,尚未可知。

能不能有个机会,大家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图片版权使用的事,让需要使用图片的媒体明白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费使用,什么情况下要付费,明白各方在版权保护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要对话,不要对立。

04

  龚先生感觉,版权保护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这场博弈,未尝不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窗口。

编辑: 刘云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