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你有“平均工资焦虑症”吗?-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e网评

[工人日报e网评]你有“平均工资焦虑症”吗?

2019-07-09 13:04:47  来源: 中工网

文/龚先生

  近日有媒体发布智联招聘《2019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称,二季度全国平均月薪升至8452元,环比上升5%,同比上升7.9%。平均月薪最高的是北京,11204元;上海紧随其后,10662元;第三名是深圳,10088元。

注意,这并不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只是一家招聘公司发布的自己的数据。

  可网友们似乎顾不得许多,在文章后面齐刷刷地列队留言“哀嚎”——

  红梅花开:扯后腿了,很愧疚。

  鑫仔:对不起,我拖了祖国的脚后跟。

  一束光:我哪是拖后腿,我直接是趴地上了。

  杨超:真不好意思,我好像勒的是脖子。

  奔跑的蚂蚁:我连后脚跟都没拖住。

而类似“平均工资焦虑症”之前也多次出现。

是网友在夸张地“顾影自怜”?还是另有真相?

  相关统计部门指出,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同时,由于单位所处的行业、单位性质、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对平均工资增长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不少网友“拖后腿”的感觉是对的。

  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全球薪资分配情况也显示:全球工作者的前10%占据50%全球薪酬,而总人数的20%(6.5亿工作者)收入不足1%。10%的高收入者每月赚7000美元以上,而10%的底层工作者仅得22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姚明和潘长江的身高一平均,数值自然不会低。

  正是因为网友关切之深,在平均工资的发布及解读上,必须更权威、更科学。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工资收入超过全国平均线的,大多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或者直辖市,而西部的一些城市,尤其是私营单位,工资收入会明显低于平均工资水平。

其次,由于单位性质、行业的不同,在收入上也会有较大差距。从全国范围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员工工资明显高于私营单位员工工资。而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等行业,又会在收入上领跑。

  考虑到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差异,发布平均工资时,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带给多数人的可能是一种不太愉快的感受。

如何避免、减少这种焦虑?

  有专家建议,把平均工资数据和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结合起来公布,最好是分行业、分岗位,把统计数字的真实内含,跟大家讲明白、讲透彻。

  媒体也应多一些科学、细致的解读,对不同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的从业者的薪酬数据,给出更详细的分析,将晦涩的统计学概念用通俗的方式向公众解释清楚。

  网友们也大可放平心态,别自己吓唬自己。除了工资收入,遇到类似“车厘子自由”之类的说法,还是先打个问号——这数字或说法的背后有多少科学的成分?凡事还是不要轻易跟着别人的说法走。

毕竟,自己的日子要自己过,没必要放大焦虑,自己吓唬自己。

编辑: 李学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