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未来路在何方?——来自民族运动会的观察-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体育

综合

民族传统体育未来路在何方?——来自民族运动会的观察

2019-09-15 13:05:27 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9月14日电 民族传统体育未来路在何方?——来自民族运动会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韩朝阳

  正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民族式摔跤、珍珠球、押加、毽球等各项传统体育运动尽态极妍。场上,运动员通过娴熟连贯的动作,展现出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场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也受到不少参赛者关注。

  “传统体育项目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且对全民健身大有裨益,但目前的传承与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内蒙古代表团教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高级中学教师韩广成表示,主要是年轻人对一些传统体育的兴趣减弱。

  河南代表团运动员、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老师白洋说:“我在学校教空竹,最初学生觉得这是公园里爷爷、奶奶玩的东西,一点都不潮流,很排斥。”

  传统体育项目要传承下去,就不能没有年轻人参与。湖北代表团教练、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师刘学哲等人认为,如何吸引、留住年轻人,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生存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些受访者建议,首先要让年轻人有接触民族传统体育的平台与机会,进而培养兴趣。韩广成等人表示,兴趣都有一个培养的过程,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接触、学习,这当中就会有一部分人产生兴趣。

  “民族运动会就是传统体育项目不错的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更多人能了解传统体育项目。”宁夏代表团运动员左虎军说,此外,他所就读的北方民族大学还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陀螺、木球等课程。

  记者采访了解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等高校也都开展了相关探索,西部地区一些中小学也开始尝试在校本课程中设置传统体育项目,更多年轻人有了感受传统体育魅力的机会。

  让传统体育“接触”年轻群体,只是一小步,完善课程设置等软件,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我们通过建立系统课程,让学生了解了空竹的文化、技艺,逐渐打破了他们的固有观念,不少学生开始喜欢上空竹课。”白洋说,传统体育中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根植传统的文化。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传统体育项目在关注度与传承上,冷热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毽球、武术等项目接触市场后,有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相比之下,一些较为冷门的项目,除了头顶“非遗”等光环外,发展有些尴尬。

  一些受访者表示,背靠传统、面向现代,传统体育才能赢得未来。相对冷门的传统体育项目,应该被给予更多关注,下一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传统体育项目自身也可立足传统,在提升观赏性、参与度上下功夫。

  “我女儿7岁,非常喜欢传统体育项目,目前正在学习空竹和珍珠球。”白洋说,有更多青少年喜欢传统体育,这些体育项目就能在传承中走向未来。

编辑: 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全国民族运动会是各族同胞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届时近万名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运动健儿将齐聚中原一展风采。

  • 2019FIBA 篮球世界杯

    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将于8月31日至9月15日在中国举行。从今天起,我们将解读32支参赛球队。

  •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

    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8月25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一展示中国残疾人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的赛事,将成为选拔人才、锻炼队伍、备战残奥会的重要平台。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第四届大学生帆船赛杨帆青岛

  • 优势栏目

    2019环羊卓雍错自行车公开赛落幕

  • 优势栏目

    地表最强赛事西甲希望杯中国赛昆明落幕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buschkle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