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国少男足均绝缘世界大赛14年 接连输在起跑线上
谁毁了国字号“血脉”?
当中超联赛不断投入重金吸引高水平外援的时候,中国的国青和国少两支梯队已双双连续7次冲击世界大赛未果,可以说90后球员根本不知世青赛甚至世少赛是个啥样子。在急功近利的足球环境中,中国足球的90后们更多扮演着外援陪衬的角色。中超的表面繁荣与青训成果的匮乏形成了强烈而又刺眼的反差,尽管中国足协对青训的尝试与改良一波又一波,但谁能说清由衰转盛的“拐点”到底在哪里?
两支国字号梯队
均14年冲不出亚洲
在印尼贝卡西,1999年龄段中国U19青年队先后不敌塔吉克斯坦和沙特队,两连败的他们提前一轮从小组赛出局,世青赛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U19国青主教练成耀东和与他差不多同时代跻身职业联赛的1997年龄段国青队主帅李明一样,都没能在国字号带队工作中取得突破。“无米之炊”也成了成耀东、李明们共同的困惑。
自从1985年龄段国青队获得2004年亚青赛亚军继而闪耀荷兰乌得勒支世青赛后,中国国青队就从亚洲青年军强者的阵容中消失。从2006年亚青赛到今年总共7次世青赛冲击之旅,国青男足均以失败告终。1993、1997年龄段国青队还分别在2012年、2016年两届亚青赛小组赛中垫底。用每况愈下形容国青队的冲击历程丝毫不为过。而这样的规律对于国字号梯队的另一个代表国少队来说同样适用。就在1985年龄段国青队在2004年亚青赛开启“超白金”时代后,以王大雷、杨旭、李学鹏、于大宝、郑龙为代表的1988年龄段国少队同年在日本的亚洲U16锦标赛中战胜朝鲜队勇夺冠军,挺进秘鲁世少赛并取得第七名的成绩。但和国青队一样,从那以后各届国少队在发展中呈走低态势,除了郑雄率领的1990年龄段国少队跻身2006年亚少赛八强外,后面6届的成绩都很糟糕,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连续4届亚少赛小组未能出线,而2016年和2018年,两届国少队更是被韩国队挡在亚少赛决赛阶段门外。糟糕的预选赛战绩使得下一届国少队在建队前就被锁定了糟糕的分组签位,在竞争过程中的恶性循环很难避免。